在首个国际动漫月期间,全国首个官方Cosplay大赛——上海市民文化节妆造大赛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上宣布启动。市民妆造大赛的举办,首次将“Cosplay”这一外来词汇正式定义为“妆造”,并纳入规范体系,在全国次元浓度最高的城市——上海,邀约爱好者以“国潮×次元”为主题盛装来赛!与此同时,推动妆造文化的健康发展以及与跨次元经济的深度融合。
早在20多年前,就有妆造爱好者参加市区级艺术节的群文节目遴选,但是由于其品类难以定义,参赛者与办赛者颇难达成评判标准的一致。因而,妆造爱好者时常在动漫展或者游戏展上与同好相聚,发展至今,在节假日就汇聚到次元浓度高的商场如静安大悦城。寒暑假中,打扮成心仪角色的年轻人,在街上出现的概率更高。一度在汉服妆造中十分流行的马面裙,曾经在去年寒假时成为春节走亲访友的礼服乃至如今几乎成为日常的服装。但是,还是有一些妆造会让人感觉“看不懂”——即便妆造者本人也没打算让别人“看懂”。
此次,上海市群艺馆、普陀区文旅局和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携手主办市民妆造大赛,并联动静安、长宁、虹口、宝山、嘉定等区开展遴选,旨在推动妆造文化的健康发展,鼓励传统美学的创意演绎,加强价值体系的引领,推动次元文化融入城市生态,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文化动力。
首先,将首次在全市范围推出“妆造文化”官方公约——这是基于近两年来,市动漫行业协会与市公安局以及静安大悦城等摸索出来的一套切实可行的妆造现场执行守则。例如,出于公共安全考虑,禁止使用现役制服及标识、面部遮挡范围和道具尺寸须通过安检……不能包含血腥、暴力、色情、恐怖等内容。在节假日公共场合,妆造爱好者尽量减少独占卫生间的时间等。近两年来在静安大悦城推行妆造公约之际,妆造爱好者都友好配合,奠定了这一次全市推广的基础。
其次,在文化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力推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有趣的妆造。妆造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把二次元推向三次元的“破壁”——把平面作品里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起来。最初,妆造模仿的对象多为海外作品。随着中国原创动漫游戏的崛起,乃至“出海”,国潮已经成为其中颇具人气的板块,以至于汉服产业早在多年前的全国产值就已达到亿元级。随着戏曲、非遗热的合力,带动点翠等相关首饰、甲胄制作的热潮。如今,在中国传统节日穿戴传统服饰,也已经成为日常。所以,市民妆造大赛还鼓励妆造爱好者创新——只要是基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创新服饰,并非现有作品的100%拷贝,都欢迎参赛。
市民妆造,顾名思义就是一次重在参与,而非成为“职业选手”的社交属性文化聚会。妆造者一旦受雇于动漫游戏企业,那她(他)的工作就属于“模特”或“演员”。市民妆造天然属于全民共享的文化娱乐活动,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收取报名费,只要工作或生活在上海的朋友,都可以通过关注“上海市民文化节”公众号报名。16岁以下的参赛者只要有父母陪同也可以参加。最终将评选出“百位妆造达人”并授予官方认证证书,以及“最佳创意”“最佳表演”等单项奖。决赛将于9月在长风大悦城举办,实现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朱光
上一篇:青青丝瓜带“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