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生态专家在“中国东方白鹳之乡”共话国际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
创始人
2025-07-06 10:50:17
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哈尔滨7月6日电(记者 王妮娜)5日,中俄跨黑龙江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交流会议在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中俄两国专家共话国际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永续发展。

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836公顷,保护着水生、湿地和陆生生物及其环境共同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2002年被国际拉姆萨尔公约组织批准加入“国际重要湿地”。

俄方生态专家在会议上做发言报告。朱宝光 摄

保护区在大力开展东方白鹳人工招引、迁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同时,还积极开展跨黑龙江流域有关保护及研究自然环境领域的中俄国际合作,已有10年时间,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巴斯塔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开展了基础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管护、宣传和生态旅游双边国际合作。

当日会议上,中俄两国生态专家围绕中俄两国多处自然保护区做了介绍和报告,并到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考察了湿地监测平台、湿地科普馆和湿地监测栈道等情况。

“这次会议是一次加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自然保护区间跨区域交流的会议,更是一次凝聚中俄两国专家共谋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永续发展的会议。”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长朱宝光说。

朱宝光介绍,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承载和发挥着我国三江平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作用,特别是湿地旗舰物种东方白鹳的保护研究经历30多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已成功招引了954对东方白鹳在保护区内生存、繁殖,成功繁育出2667只幼鸟,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东方白鹳在保护区出生,也使得东方白鹳在全球种群由原来的不足3000只恢复到现在的12000多只,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东方白鹳之乡”。

本次交流会议旨在中俄双方在黑龙江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旗舰物种东方白鹳及鹤类等鸟类保护研究方面及停歇地和越冬地自然保护地间交流,进一步加强中俄跨黑龙江流域和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受威胁鸟类的联合保护,助力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和珍稀濒危物种的跨国界联合保护。(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普陀走出的这些先进材料,助力行... 转自:上观新闻国内首张“绿色建材认证证书”、行业首张“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国内首个打破进口垄断的医...
五天旅程串起跨越山海的共情纽带... 周宝 四川在线记者 王晋朝7月6日清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发大厅,希腊网络达人“希腊姐妹花”的手机屏...
“电建世界”亮相兰洽会 “十... 每日甘肃网讯(冀晋存)7月6日上午,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兰盛大开幕。全球清洁能源与基础...
这些“人民大会堂”门票是假的,... 随着暑期到来,众多游客开启夏日旅行生活。位于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作为我国举行重大内政外交活动的重要场...
一组AI海报,盘点2025年生...   制图:唐云云  记者:李远莉  编辑:朱海婷  责编:林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