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院里话幸福
创始人
2025-07-06 09:12:31
0

对洛桑老人来说,村里的幸福院是他的另一个家。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锡钦乡,一座二层小楼里,老人们在共度悠闲时光。

拿起一把扎念琴,洛桑边弹边唱,指法虽不熟练,但大家兴致来了,唱得分外高兴。这是洛桑刚学会的一项技能,而他的老师也住在幸福院里。

这座幸福院,聚集了乡里不少老人。当他们做完农活,或家里没事的时候,都爱聚在这里拉家常。

幸福院老人还自发成立文艺表演队,由舞蹈底子比较好的老人带领其他人学舞蹈。此外,乡文化站不定期派出文艺演出队,教老人跳舞、演奏扎念琴。

“在我们乡,年轻人很多都打工去了,老人们农闲时缺少去处。乡里将这座房子改造成幸福院,给老人们提供一个白天休闲、社交的空间。”锡钦乡锡钦村科技专干旦增卓玛说,“老人都怕孤独,让他们聚起来、热闹起来,幸福感就会提升。”

幸福院的工作人员还给老人提供了更多保障和支持。旦增卓玛回忆,有一次,一位老人走到自己面前,神情有些焦虑。“老人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她急忙问。“我昨天去县医院开药,医生给我写了吃法,但我看不明白。小姑娘能不能帮我看看?”老人说。旦增卓玛对照着医嘱,一点点为老人讲解,及时解开了老人的困惑。

帮老人解答各种健康问题,解决电子产品故障,还有联系外地家人等,都是幸福院工作人员常做的事。

在幸福院,老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尤为突出,于是工作人员专门辟出了一个房间作为医务室。乡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医定期为老人检查,让老人及时了解身体情况。

“我们给每一位老人都准备了一个‘健康账本’,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让老人有更好的医疗保障。”旦增卓玛说。

老人们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孩子。由于青年人外出,老人带着儿童生活是常态。幸福院于是打造了“托管之家”,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当老人来到幸福院,常常会把家里孩子一起带来。驻村干部们经常带着孩子们写作业、读绘本,帮助他们学习成长。

旦增卓玛记得,有一次,几个孩子在看一个动画时提到一个成语——“望梅止渴”,孩子们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问了老人,他们也不清楚。一名驻村干部为孩子讲解了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样的场景在幸福院经常出现。孩子们在这里不但有了玩伴,也有了老人们难以提供的教育支持,这让大家更爱来幸福院了。

“幸福院不是养老院,而是一个‘乡村公共空间’。拉孜县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农村幸福院的服务中来,让幸福院在基层群众生活中发挥作用。老人有所需,我们政府就有所应,着力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乡村老人拥有更好的晚年生活。”上海援藏干部,拉孜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贇峰说。

(转载自《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4日第19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周末影响市场重要资讯回顾:民航...   本周末影响市场的重要资讯有:财政部对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购设限,商务部表示“欧盟一意孤行 中方不得...
日媒:涉嫌发动对朝无人机攻击,... 据日本《读卖新闻》网站7月6日报道,5日,正在对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去年12月发布紧急戒严令一事进行调查...
南京商旅控股股东南京旅游集团拟... 7月6日,南京商旅(600250)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南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进行改革重组。根据公告...
河北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入境旅游发... 扩大优质供给 释放消费潜力我省出台十条措施促进入境旅游发展5月21日,游船行驶在京杭大运河沧州市区段...
印尼沉船搜救行动继续 海军证实... 每经AI快讯,当地时间7月6日,印尼海军第二舰队特遣部队指挥官恩德拉·哈托诺证实,救援人员在巴厘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