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次的日本参议院大选正如火如荼,骄阳之下大汗淋漓,各政党候选人也站在街头拼命演说,希望给自己多拉上一票。在这一场大选中,一个名为“参政党”的新兴右翼政党正迅速崭露头角,引起日本社会的关注与担忧。
2020年4月成立以来,参政党以“日本人ファースト”(日本人优先)为政治口号,凭借强烈的保守主义色彩和对传统日本价值的推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从2022年参议院选举获得177万票,到2024年众议院选举拿下3个议席,再到2025年6月的東京都议会选举首次赢得3席,迅速崛起的参政党,其势头不可小觑。
参政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政党,它有什么来历与背景呢?
参政党的创始人神谷宗币(上图)今年47岁,出生于福井县,父亲经营一家小超市。他毕业于关西大学文学部,曾去加拿大短期留学学习英语,后用了8个月时间走了世界许多国家,以此感觉到必须对日本年轻人的意识进行改革。回国后,他先后担任英语和世界史的高中教师。2004年,他回到关西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神谷获得博士学位后,竞选大阪府吹田市议会议员,并一举当选。2010年,他组建“关西州政治家联盟”,并担任联盟会长,同时还组建了全国性的政治组织“龙马项目”,通过这一组织,建立了与各地议员和市长们的政治家关系网。同年,他还加入预备役自卫队,担任三等陆曹(陆军少尉)。此后,他通过SNS与YouTube等视频平台,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
2020年,他以“没有想投票的政党,那就自己从零开始创建”为口号,动员了一批积极的拥护者和同志者正式成立了“参政党”。短短五年,它从一个边缘政治团体成长为拥有5名国会议员、150名地方议员的国家政党。否定日本侵略历史的原日本自卫队航空幕僚长(空军司令)田母神俊雄是该党的幕后顾问。2025年5月,参政党议员团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下图)。
参政党的支持者中,既有对全球化浪潮下日本传统文化流失的担忧者,也有对经济压力和外来移民问题感到不安的普通市民。一位66岁的女性支持者提到,她曾在德国生活,因移民问题感到恐惧,因此支持参政党“限制外国人”的主张。另一位54岁的男性则表示,自己虽然还没有遭遇过不愉快的经历,但对“外国人可能引发的混乱”感到不安。这些声音反映了参政党成功捕捉了部分日本民众对社会变迁的焦虑。
此外,参政党的宣传策略也功不可没。它通过YouTube、街头演说和“参政党集会”等活动,直接与民众互动,营造“共同创造政治”的参与感。神谷宗币在街头演说中常以平实的语言,直指“外国人犯罪”或“日本主权受威胁”等问题,尽管有时缺乏具体数据支撑,但这种直白的话语风格却能迅速点燃听众的情绪。
参政党的街头演说,旁听者人山人海。
参政党的核心理念是“日本の国益を守り、世界に大調和を生む”(守护日本国益,创造世界大和谐)。其政策围绕三大重点展开:教育、食与健康、以及国家主权。以下是其主要主张的梳理:
1,教育改革:参政党主张摒弃“自虐史观”,提倡培养对日本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他们希望通过教育灌输“乡土爱”和“家族爱”,强调“学习力”而非单纯的学力。提出恢复明治时代的《教育勅語》,并将日本神话纳入教学内容,以强化民族认同感。
2,食品与健康:参政党反对化学物质依赖的食品和医疗,倡导循环型农业和自然疗法。他们提出“食料自給率100%”的目标,强调粮食安全,并要求改善学校供餐质量,减少进口食品依赖。
3,国家主权:参政党强烈反对外资进入日本基础设施领域,主张限制外国人购买土地,并加强对“外国人犯罪”的监管。他们还提出停止向外国人发放生活保护金,反对夫妇不同姓改革,反对同性婚姻,强调传统家庭观念。
4,经济与社会政策:参政党承诺通过逐步废除消费税、调整社会保险费来降低国民负担,同时推动“国民就业优先”而非依赖移民劳动力。他们还提出“都民税50%减税”等吸引选民的口号。
这些主张看似杂糅,却精准地回应了部分日本民众对全球化、经济压力和文化认同的关切。尤其是在疫情后经济复苏缓慢、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参政党的“减税”“反外资”口号显得格外吸引人。
参政党冈山县支部的党员们
2025年5月,参政党公布了“新日本宪法(构想案)”,这一草案因其复古色彩和对现代宪政原则的颠覆引发了广泛争议。以下是其主要内容:
1,天皇至上:草案规定“日本は天皇のしらす君民一体の国家”(日本是天皇统治的君民一体国家),将天皇置于国家统治的中心地位,明确其为“国体”的核心。天皇有权制定元号,“君が代”和“日章旗”被定为国歌和国旗。
2,国民主权与人权的淡化:草案中没有“国民主权”和“基本人权”的表述,仅规定“国は、主権を有し”(国家拥有主权)。国民被赋予“守护日本”的义务,而非享有明确的权利。平等和信教自由等人权条款被省略。
3,家族与传统:草案强调“家族是社会基础”,婚姻以“男女结合”为基础,规定夫妇同姓,反对同性婚姻。国民资格被严格限定为“父母之一为日本人”“以日语为母语”“热爱日本”,外国人被明确排除在参政权之外。
4,自卫军与教育:草案取消了现行宪法的和平主义条款,规定设立“自卫军”,由内阁总理大臣直接指挥,参与战争无需阁议决定。教育方面,学校必须教授《教育勅語》和日本神话,强化民族主义教育。
5,对媒体实行监管:草案要求媒体“公平报道国家政策”,变相限制新闻自由。
这一宪法构想被批评为“立宪主义缺失”和“内容幼稚”。法政大学教授上西充子指出,“日本人优先”本质上是“对外国人排斥”,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政治学者安野修右则认为,参政党的支持者多为对自民党不满但又倾向保守的选民,他们将参政党视为“更纯粹的保守替代品”。
参政党的崛起,反映了日本社会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它通过“日本人优先”的口号,唤起了部分民众对传统价值的怀念。另一方面,其排外倾向和对天皇制的极端推崇,也引发了关于民主倒退的担忧。支持者中不乏因个人经历或社会不安而被其话语打动的人,但参政党在演说中常缺乏数据支撑,更多依靠情绪动员,这使其政策的可行性备受质疑。
参政党的成功还得益于其灵活的组织方式。不同于传统政党的自上而下管理,参政党鼓励地方自主策划活动,甚至允许支持者在街头演说中即兴发挥。这种“草根”风格让支持者感到自己是“政治的参与者”,而非单纯的投票者。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风险:过于激进的言论可能进一步撕裂社会。
7月2日,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的各政党领导人讨论会上,参政党主席神谷宗币与自民党总裁石破茂首相一起坐在讨论台上,在全国电视直播中,显示了这一右翼政党的存在感。
讨论会上,各政党领导人的合影(左一为参政党主席神谷宗币)
参政党已经推举了45名候选人参加参议院大选,这一候选人数仅次于石破茂领导的自民党。在7月20日的投票中,参政党的目标是获得6个议席。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参政党在日本国会,将拥有11名国会议员,仅次于已有103年历史的日本共产党,成为日本第七大政党。
在欧洲不少国家的右翼政党纷纷夺取政权的背景下,日本参政党的迅速崛起,是否也意味着日本社会加速了向右转的步伐?这一次的参议院大选,非常值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