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北京市顺义区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大队党总支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扣“抓党建、强服务、创示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奏响党建引领“三部曲”,谱写生态环境治理新篇章。
抓政治建设强理论武装,谱好凝心聚力“奏鸣曲”
始终把抓学习放在首位、融入日常,深化党员思想教育,打造“有深度”的党支部。
立足岗位“深学”。实施一月一部署、一月一学习、一季一评比“三个一”学习制度,综合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专题党课、经验分享,学原文、讲精神、谈体会,形成“支部班子领学+支委研学+青年干部促学+个人自学”学习模式,做到层层推进、全员覆盖。
多方联动“研学”。组织党员干部走进顺义档案馆、通州“运河清风”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平谷区红谷党员教育基地等,开展联学共建、研学研讨、参观见学等交流实践活动,推动学习平台多元化、效果最大化,营造比学赶超、互学互鉴的良好学习氛围。
党建业务“融学”。把解决生态环境治理难题、民生热线堵点等重点任务作为学习的出发点,通过设立执法检查现场教学点,组织党员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实现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推动党建和业务同频共振、互促互进。
图为综合执法大队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开展集中学习。
图为综合执法大队前往平谷区红谷党员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抓组织建设强基层基础,谱好强基固本“交响曲”
围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打造有“高度”的党支部。
优化组织设置。进一步规范党的组织建制,由党支部调整为综合执法大队党总支,下设党支部两个,严格推选党总支书记及委员。根据各党支部实际工作情况,调整党支部党员布局,为党支部配优配强党务干部10人,做到科学分工,进一步增强组织活力。
细化运行机制。党总支围绕工作目标,建立月提示、月调度、季督查“三项工作机制”。实行支部委员定期会商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研究落实党总支工作安排,形成党总支部书记全局“抓总”、各党支部负责、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提高党总支运转实效。
抓好素能提升。实施“党务干部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每季度开展“理论学习+擂台赛+理论测试”闭环培训,全面提升党务干部的综合能力。连续举办岗位建功活动,聚焦生态环境执法、餐饮油烟治理、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和接诉即办等,通过业务培训、技能比武、比赛竞赛、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比武竞赛,进一步锤炼队伍、提升能力。
抓融合发展强作用发挥,谱好多赢共赢“协奏曲”
聚焦主责主业,围绕重点任务找抓手、建载体,推动品牌创新与服务提质协同融合,打造“有力度”的党支部。
做实做优服务品牌。以“做服务先锋 建绿色生态”党建品牌为引领,进一步培育“‘加速度’解决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支部特色。将“接诉即办”工作纳入“一支部一项目”,引导党员带头办,主动领办破解难点诉求件,形成示范效应,让党员先锋动起来,疑难诉求解决率、满意率显著提升。
联建共建促发展。以党建为纽带强化部门协同,带动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难题共解、成果共创、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格局。与河北省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三河分局第一党支部、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综合执法大队党支部开展“融合式”党建活动,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顺政水环境公司第二党支部等签订共建协议,实行“精神文明共建、多元主体共治、多方资源共享”,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
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结合“党员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每月一主题”志愿服务。围绕企业、群众关心关切实事,开展“送政策进社区”“送服务进企业”,推动解决空港街道等商业密集区“商户设备噪声扰民”等难点问题。常态化开展“环保课堂进校园”“绿色生活小课堂”“扮靓顺义 你我同行”等活动,深入社区、校园等开展政策宣传宣讲、环境整治、爱心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人次。
图为综合执法大队第一党支部深入顺义区后俸村开展志愿服务。
图为综合执法大队第一党支部与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三河分局第一党支部、顺义区北务镇综合执法大队党支部开展联建共建活动。
图为综合执法大队第二党支部深入社区开展环境治理。
上一篇:顾家家居,再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