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选择站在这里,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年轻漂亮,不是因为我们把事业、家庭平衡得很好,也不是因为我们穿了新一季漂亮的衣服。而是因为我们有创作的能力,我们有能力成就一部作品,我们有能力成就一个角色。”
“文艺工作者可以用我们的作品真正地走进观众的心,赢得观众的心。”
“人间烟火是最大的流量,真善美永远是最有力的表达。”
……
(图源 新华社)近日,第三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尘埃落定。演员宋佳摘得最佳女主角时的获奖感言迅速冲顶热搜,持续在社交网络走红。短短几分钟的发言,没有套路化的感谢,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以其扎实的内容和真挚的情感,被网友称为“教科书级”。
这段堪称“人间清醒”的发言,为文艺工作者的核心价值“正名”,回应了人们对于好演员、好作品的期待,给一些“塑料演技”的流量明星上了一课。
毋庸讳言,娱乐产业紧盯流量、一味追逐商业价值,在当下仍有一定市场,颜值、人设、炒作等成为“流量入口”,演员的创作能力反而本末倒置地被边缘化。强调演员的价值在于作品和角色,是对“流量崇拜”的有力回击。文艺作品的生命力,需要流量带来市场热度,但更需要演员刻苦打磨演技、认真塑造角色,为创作好作品全力以赴。
这段获奖感言的“出圈”,也再一次证明,好作品才是“破圈神器”。
(图源 新华社)此次获得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的电视剧《西北岁月》,全剧400余个角色,包括300多位历史物,由11位编剧参与的剧本,在开机前已经打磨了6年。这也足以证明,好作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文艺创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下笨功夫,按照艺术自身的规律办事,才能创作出深入人心、经受时间考验的好作品。
对作品的敬畏之心、对专业的真诚态度,始终是文艺创作者的立身之本,也是拥有观众的“留量”密码。推动文艺作品从“流量至上”向“内容为王”转型,让演员用扎实的作品、深入人心的角色说话,需要尊重文艺创作规律,回归文艺创作本真。当评价标尺真正对准了作品的艺术内核和人文价值,流量泡沫自然会消散,真正的星光才能恒久闪耀。这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山花烂漫时》剧中,张桂梅有句震撼人心的台词:“女孩子深陷淤泥,也该闪闪发光。”这句话不仅成为网络热梗,也成为无数普通人的精神图腾。愿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给普通人以力量,成为他们走出生活泥潭的精神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