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蔡舒安 通讯员 沈 晶
“哎呀,那户人家养了好多狗,叫起来让人受不了。”“小区有个墙角堆了很多垃圾,夏天味道可大了,能抽空去看看不?”7月1日一大早,嘉善县魏塘街道解放社区居民裘国庆就动了起来,作为解放社区“香樟树”公约执约队的队长,他每周都会抽两天走访各个小区执约,一边找问题,一边听民声。
魏塘街道是嘉善县城的主城区和老城区,下辖16个村(农村社区)、11个城市社区,老小区扎堆,还有近年集聚的新农村。面对点多面广的基层治理难题,魏塘街道从小处着眼,在一棵香樟树下、一个幸福超市内,创新探路基层治理现代化。
“香樟树下”议出和谐新风
第一次来到解放社区的人,都会被社区门口的一棵香樟树吸引,这棵年近“耄耋”的香樟树奋力舒展着枝丫,树下,一圈圆板凳格外显眼。
香樟树下是如今居民们约定俗成的议事地点。“我们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融合型大社区,老小区多,老年人口、流动人口众多,车辆乱停放、飞线充电、楼道乱堆放、公共绿地毁绿种菜等问题也不少。”解放社区党委书记严洪亮介绍。
2020年,一纸《解放社区公约》吹来了社区文明新风。“斜家桥,和风苑,解放邨里风气佳……”朗朗上口的社区微公约在各小区居民间口口相传。
在《解放社区公约》和各小区微公约的基础上,解放社区“香樟树”公约执约队成立,由40位身份不同、热心公益的居民骨干组成。执约队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人的公约执约活动,充分利用“队员即居民,服务为大家”的理念,让微公约从口口相传落实到人人践行。
执约队在走访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搜集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送到香樟树下,和社区干部、居民等各方展开讨论。大到老年活动中心改善、社区设施增设改造,小到居民楼前的绿化问题,都在香樟树下得到解决。截至目前,解放社区通过香樟树下议事平台,已解决飞线充电、楼道杂物、绿化违种等社区问题735个。
“上回咱们议的小区垃圾房,改造好了,不怕有异味了。”“这两天热,还好老年活动室新装了空调,舒坦!”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了基层治理工作中。如今,和风家园议事点、泗洲别墅议事点、东方名邸议事点等6处议事点陆续涌现,“香樟树下”的枝叶也延伸到了更多地方。
“房院三包”兑出美好生活
“这个月,我们社区的‘幸福家园积分超市’就要开业了,大家都很期待。”魏塘街道庄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葛颖春语气里透着开心,历时2个多月,社区打造的“房院三包”积分制度即将落地。
庄港社区下辖三个新农村小区,从农村集聚到安置小区,村民颇有些“水土不服”,社区活动参与度不高,自治活力不足,出租房消防隐患、飞线乱象等社区痛点也一直没能解决。与此同时,社区集体经济面临新增收入有限、支出结构固化、资源配置矛盾加剧等问题,迫切需要节支降本。
今年4月,庄港社区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居民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房院三包”积分制度,涉及卫生、绿化、消防、平安、秩序5个方面,以赋分形式细化考核。只要社区居民落实“包卫生、包安全、包秩序”责任即可获得积分,凭积分可在超市兑换商品,惠及社区的2050名在册户籍人员。
社区还成立了专门的计分小组,每月上门两次,首次上门重点发现问题和记录问题,第二次上门则将根据居民的整改情况进行打分。最终居民所得积分可在“幸福家园积分超市”兑换130余种生活用品。“我家自建房有7间房出租,到时候大家都参与积分换物,环境还整洁了,这是双赢。”庄港社区居民孟卫芳高兴不已。
葛颖春一算,不止双赢,是三赢。百姓从村级事务的“旁观者”变为“主力军”,社区原先的保洁、保序工作就可以简化,相关第三方支出费用可缩减将近一半,“这笔费用我们就可以投资到有‘造血’功能的项目中,让‘钱生钱’,盘活经济账。”
在魏塘街道,基层治理工作正从“政府单干”转向“多元共治”。今年3月,街道还启动了“香里乡亲半月谈”项目,搭建一个倾听居民心声、解决居民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基层治理难题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