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吕 同 通讯员 范王佳
本报讯 “新项目火力全开,研发投入只增不减,在这节骨眼上,金融的‘及时雨’来得太关键了,那笔2亿元的贷款,简直给生产线装上了‘涡轮增压’。”屏幕上跳动的生产数据实时掌控着装置,窗外连绵的银色巨塔群与密布的管廊之下,精密的自动化装置正沉稳律动。站在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三江化工有限公司的中央控制室里,公司负责人声音里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环氧乙烷及AEO表面活性剂生产商,三江化工正处于产能释放、技术升级的跃升期。伴随新项目投产和市场竞争加剧,确保充裕的营运资金以支撑满负荷生产和持续创新,成为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一环。
捕捉到企业的需求,中国银行平湖支行迅速行动。一支精干的专业团队立刻扎进了三江化工的“心脏地带”,深入车间、实验室,实地调研生产流程与规划。一份量身定制的融资方案迅速成型,“绿色通道”全力开启——短短半个月,2亿元资金活水便如解渴的甘霖,精准注入三江化工亟待灌溉的沃土。
“活水”落地,动能澎湃。三江化工的新生产线实现满产高效运行,技术升级项目加速推进。厂区内,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运输车辆络绎不绝,一派繁忙景象。“这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支持,它为我们加固了行业领先的‘护城河’,也为扬帆国际市场添上了强劲的风帆,实实在在是‘如虎添翼’。”负责人感慨道。
“我们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精准对接需求,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持续强化金融支持。”中国银行嘉兴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5月末,该行新投放贷款中超7成投向了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468.84亿元,年内新增71.91亿元。
这组数据不仅是一家银行的成绩单,更是嘉兴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见证。记者昨天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嘉兴监管分局获悉,截至今年5月末,嘉兴全市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已达7812.22亿元,同比增长5.91%。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发放的贷款中流向民营企业的占比高达66.47%。
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嘉兴,民营经济正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而这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持续浇灌与精准滴灌。
今年初,嘉兴金融监管分局印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年专项行动方案》,将“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健全“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制定民企服务目标,在资源投入、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推动金融支持力度与民企贡献度相匹配。
该方案聚焦“续贷服务扩面增效专项行动”,推动无还本续贷政策落实落细,优化续贷流程效率,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在政策的精准引导下,嘉兴金融机构正以高效行动响应民企多元化需求。
工商银行海宁支行通过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特色产品,累计投放融资3500万元,有效解决了海宁科技绿洲园区内轻资产科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嘉兴银行海盐支行精准对接浙江L&B进出口有限公司紧迫的并购计划,高效发放4000万元并购贷款,仅用13个工作日便完成从需求对接到资金投放,强力支持企业战略扩张与产业链整合;禾城农商银行则聚焦科技企业续贷痛点,主动为浙江正恒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理500万元信用贷款的“无还本续贷”,实现资金无缝衔接,保障了企业研发和市场拓展的连续性……
“力争2025年新增无还本续贷金额300亿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嘉兴监管分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督导各金融机构深化专项行动方案落实,引导金融“活水”更加精准、高效地润泽嘉禾大地上的万千市场主体,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上一篇:以色列将与哈马斯谈判
下一篇:美国“独立日”,数十万民众在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