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深融音乐教育 三维路径育时代新人
创始人
2025-07-06 04:51:45
0

转自:中国改革报

□ 李小玲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高校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本身具有独特的思想性与社会性,既能反映时代精神,也能通过艺术表达传递价值观念,促进青年理解民族精神、感知社会责任。课程思政改革则能助力音乐教育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与文化观,从而培养兼具艺术造诣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基于此,文章将重点探索高校音乐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旨在推动音乐教育模式从知识传递向价值引领塑造升级。这一探索不仅关乎音乐学科自身的创新发展,还对完善高校课程思政体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用红色经典音乐传递爱国精神

红色经典音乐的旋律、歌词与创作背景具备思政教育的叙事性和感染力,将音乐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深度融合可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潜移默化接受价值观引导。基于此,高校音乐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党史、国史背景梳理红色音乐作品的创作脉络,解析其诞生的社会土壤与时代使命。

红色经典音乐作品中,《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救亡图存的集体呐喊,教师可引导学生解析这一作品是如何通过艺术语言记录民族命运、传递集体意志。同时,组织学生对比不同时期红色经典作品的情感表达差异,探讨音乐语言如何随时代需求演变,从而深化他们对“爱国主义”内涵动态发展的认知。

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还原历史音像资料,营造具有代入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视听交融中直观感受红色音乐与历史事件的共生关系。组织“音乐与时代对话”辩论会,引导学生站在创作者视角思考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红色经典音乐在凝聚民族共识、塑造集体记忆中的作用,从而形成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认同。

音乐家故事与思政主题互融

音乐家的人生轨迹与艺术实践具有思想启蒙作用,在高校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讲述音乐家创作故事,从人物生平中提炼具有思政价值的关键节点,揭示艺术创作与人民生活的深层关联;挖掘音乐家超越技艺层面的精神品格,将其面对困境时的选择转化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使学生以历史视角审视音乐家的社会角色,探讨个体创作如何与集体命运同频共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音乐家的价值选择,启发学生思考当代音乐人应承担何种社会责任这一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回答。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音乐家故事为灵感,用现代音乐语言重构经典作品中的思想内核。学生可以将历史题材转化为说唱叙事,用电子音乐诠释自己所理解的家国情怀,体会艺术创新与价值传承的辩证关系,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创作能够传递温暖、凝聚共识时,便会自觉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植入艺术创作,在作品中呈现这一观念。音乐家故事与思政主题的双向融合通过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技艺与思想的碰撞,有助于推动学生音乐教育中艺术素养与精神境界的双重提升。

音乐实践创作紧扣时代主旋律

在高校音乐课堂中,紧扣时代主旋律的实践创作能够引导学生以艺术语言回应社会命题,实现创作行为与思政内涵的深度融合,应当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既掌握创作规律,又能自觉承担起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这需要高校音乐教育从两方面把握:一是做好音乐主题与思政教育的转化,即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等核心命题,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生态文明转化为可感知的音乐意象。音乐创作指导中,强调音乐语言与时代精神的符号化对应,学生可使用复调技法展现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以音色叠加象征集体力量的凝聚,也可将非遗元素融入电子音乐创作,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沉浸式主旋律叙事场景,激活传统艺术的生命力。教师也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建虚拟历史场景,用交互式音画还原长征故事,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家国情怀,从而在艺术探索中自然领悟团结、传承与奉献的价值。

二是要构建音乐创作实践与社会责任的互动机制,促使学生在真实社会语境中完成价值认同与内化。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时代主题开展田野调查,深入社区、乡村、企业收集创作素材,观察捕捉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叙事与奋斗精神。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调研所得转化为音乐作品元素,作品完成后以校园展演、社会公演、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形式进行传播。学生可观察观众的反馈,收集评论信息,思考音乐如何推动社会进步,从而在反复实践中形成“创作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当学生意识到音乐不仅是自我表达的工具,更是传递时代强音的载体时,便能真正实现个人艺术追求与国家发展需求的价值统一。

课程思政视域下,用红色经典音乐传递爱国精神、音乐家故事与思政主题双向融合、音乐实践创作紧扣时代主旋律为核心的教学路径能够解决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难题,使学生在掌握艺术规律的同时能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后续可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来进一步促进音乐教育与思政教学的融合,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音乐人才。

(作者系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武汉公办... 武汉公办初中划片范围出炉 民办初中均网上报名昨日,武汉市教育部门公布了该市公办初中招生划片范围。即日...
联想小新 AI 平板 Pro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IT之家 7 月 6...
合肥市最新或2023(历届)小... 合肥市最新或2023(历届)中小学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时间安排表日  期工作安排5月20日前各县(市...
常州市正衡中学最新或2023(... 常州市正衡中学最新或2023(历届)招生方案  根据“自主招生、免试入学”的原则,严格按市教育局核准...
英特尔前CEO承认AI战略失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