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治日报
□ 杜永清 当得知同事白浩因病离世的那一刻,我的心仿若被重锤狠狠击中,大脑瞬间空白,怎么也无法相信,那个在工作中活力满满的他,楼道里走过匆忙脚步的他,竟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检察工作。 白浩才41岁,这本该是人生中最灿烂、最具活力的年纪,可命运却如此残酷,他的生命戛然而止,留下11岁的懵懂儿子、在外地工作的妻子。 白浩对检察工作很敬业。对待每一份综合材料、每一个案件,都仿佛在雕琢一件艺术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2019年,他从陕西佛坪县检察院调入陈仓区检察院工作,先后在政治部和民事行政公益诉讼部工作。我与他的手机微信聊天记录是从2021年政法机关教育整顿开始,那段时间,政治部的工作格外忙,各种措施方案和会议材料很多。白浩主动加班加点,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他之前在办公室工作多年,文字功底扎实,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白浩很注意工作方法。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中,要与群众接触,与行政机关打交道,他明白只有依法办事、以理服人,才能让相关当事方真正信服。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知识和利害关系,依法办理案件,修复被破坏的环境资源。他的谦虚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无论是讨论案件还是日常交流,他都会认真倾听意见和建议。他办案后撰写的好几个案例被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2022年至2024年他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公务员。 白浩办好案我写稿宣传,沟通顺畅,配合默契。2022年5月,督促保护千年古树的照片登上《检察日报》;2024年4月堵塞种植业违规用水检察建议的做法登在了《法治网》。2024年,在院检察文化墙设计工作中,我和他负责一楼。他一次次与政治部配合,认真筛选内容,修改方案,高质量完成任务。 白浩对我很尊重。我俩同在二楼办公,常见他从外寻找公益诉讼线索回来,喘着气匆匆从楼道走过。2024年开始流行人工智能,他说“科技改变生活”,最早跟我分享AI,我下载了豆包、文心一言。 去年底,白浩和我去十二盘村摸查水毁公路公益诉讼线索,由于路途遥远,车速较快、弯道较多,我晕车难受,他发现后立即让司机停车,让我休整。 今年,白浩带领的科室取得全市考核优秀,在庆祝成绩的同时,说要搞好今年的文化“寻保传”,把区内文化遗址尽量都看一遍,在吴山栗子林保护上再“做点文章”…… 2月底,白浩主持支部组织生活会,重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要求对支部工作提出意见,与会党员逐一发言,提出了许多好建议。 白浩离开了,楼道不再有他的脚步声,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敬业精神、他的工作方法,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检察院)
上一篇:巴黎正式开放塞纳河供公众游泳
下一篇:无门槛吸纳科幻创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