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荔枝新闻
每到夏季,大家都能看到一些因蛇虫叮咬、吃野生蘑菇等造成中毒事故的相关报道。除了关注如何救治外,中毒控制、检测等方面的内容也同样重要。近年来,随着AI技术、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中毒救治体系也正在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哪些影响呢?
昨天(7月4日)下午,来自全国临床一线的医生,正在南京接受由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中毒学分会主办,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承办的“基础临床毒理课程培训班”。近年来,因蛇虫叮咬、吃野生蘑菇等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人们也开始重视起中毒救治,然而仍有一些误区需要注意。
江苏省医学会中毒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孙昊告诉记者:“江苏地区来说,有毒的毒蛇分布种类可能更多的是以蝮蛇为主,所以我们并不会推荐老百姓被咬后,自己去尝试绑扎。贸然尝试去绑扎,如果你又没有掌握基础临床自救的基础知识的话,有可能会因为你绑扎的时间过长,而使当时那一处患肢,血液循环不丰富,甚至有可能出现局部坏死的风险大大增加。”
再比如野生蘑菇,单从外观很难鉴别其是否有毒。医生表示,最好不要吃。万一因服用出现中毒症状,要第一时间送医。在送往医院之前,如果状态可以适合做催吐的,可以自行做一个挽救性催吐。条件如果允许的话,请带上吃剩的蘑菇样本,或者你当时拍的图片,帮助医生做一些临床的诊断和判断。
随着科技进步,像中毒控制、中毒检测等中毒救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也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
香港急症科医学院临床毒理专科委员会主席谢万里表示,把防、控、治连接起来,就是临床的处理中毒病人的医生,跟政府的中毒防御、中毒控制的系统紧紧结合在一起,这个就是中毒控制可以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
南京医科大学产业教授、凯莱谱科技董事长刘华芬表示,必须要和未来的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进行结合。因中毒进入急诊室的这些病人,有很多相当于是在昏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中毒检测是需要广撒网,鉴定出这些可能是超标的,或者是引起中毒的化合物。
记者 |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杨雯
编辑 |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高若婷
上一篇:赞助苏超烧烤店称烧烤是南京烟火气
下一篇:市政府召开第69次常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