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前几天世超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突然看着一个电子厂的惊天大瓜。咱家的长江存储,在美国本土把行业巨头美光(Micron)给告了!
好好好,一个是中国的存储芯片尖兵,一个是美帝的老牌大厂,这俩居然干上了,着实动静挺大。
而且这回不是小打小闹,直接甩出了一堆证据,指控美光恶意诽谤、散布谣言。
要知道,在过去几年里,美光可没少给长江存储使绊子,他俩这梁子早就结下了,互撕了好几年。今天这出大戏,可以说是积怨已久的总爆发。
但谁能想到,今天长江存储这波操作,居然把美光卡在了最难受的位置。
没错,中国企业居然一步步从被动挨打,到今天能反过来把美国巨头的脖子给卡住反杀了。这剧情发展的,要我说,反转高低得跟逆转裁判那游戏有一拼了。
而这故事,还得从咱们人人都离不开的那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说起。
很多差友应该都知道啊,你手机里存了好几年的初恋合照,微信里舍不得删的聊天记录,甚至从 Steam 上下的各种 3A 大作,能安稳保存到今天,基本全靠一种叫 NAND 闪存的芯片。
这玩意儿就是固态硬盘和手机存储的心脏,咱们对它的要求也很简单,容量越大越好,价格越便宜越好。
为了满足咱们这朴素的愿望,过去二十多年,芯片厂商们主要在两条路上死磕。
一条路是在一个平面上玩命塞东西,也就是咱们常听到的 SLC、MLC、TLC、QLC。就好比一个房间,SLC 只住 1 个人,体验最好但贵得离谱;QLC 塞进去 4 个人,成本下来了,但寿命和速度也跟着打折。
可这路子很快就走到头了,再往下塞,芯片的稳定性和寿命都要崩。
就在平房快盖不下去的时候,另一条技术路线成了芯片厂的弥赛亚:3D NAND。
这技术说白了,就是不盖平房了,改盖摩天大楼。平面空间有限,咱就往上叠,楼层盖得越高,能住的人(数据)就越多。
像三星、美光这些老牌巨头,过去十年就把这盖楼技术玩得炉火纯青,动不动就搞出几十几百层。
但问题来了,楼盖得越高,对地基的压力就越大。这个地基,就是芯片底层的控制电路。
楼层一多,信号延迟、发热这些问题就全来了,搞不好楼没盖完,地基自己先塌了,芯片出厂就报废。
就在所有人都为地基问题头疼的时候,国内的长江存储却另辟蹊径,憋出了一个王炸,“Xtacking”。
和别人非要把楼和地基盖在一块地上不同,长江存储玩的是“拼乐高”。
简单说,就是我在A晶圆上专门盖楼(存储单元),在B晶圆上专门打地基(控制电路),最后再把这俩完美地拼在一起,严丝合缝,中间连胶水都不要。
这么做的好处也非常明显,数据传输距离短了,散热效率高了,而且盖楼和打地基可以各用各的最佳工艺,互不干扰。
按照长江存储自己的说法,这技术能把产品开发时间缩短至少3个月,生产周期缩短20%,恐怖如斯。
更绝的是,长江存储早在2018年,就把 Xtacking 这套独门绝技注册成了一系列的专利,给自己围起了一道又高又厚的“护城河”。
这意味着,当美光这些巨头也想盖400层以上的超级高楼时,一抬头发现,最好的几条路,全被长江存储埋上了专利地雷。
眼看着长江存储的技术越来越牛,产品越来越能打(232层产品都打入了苹果供应链),直接威胁到了自己的市场份额,美光急了。
正面战场上打不过,那就上盘外招。
2022年,美光被指在背后疯狂游说,成功推动美国政府将长江存储列入了“实体清单”。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导致长江存储买不到先进的美国设备,128层以上的高端产品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
本以为这一招能直接把对手摁死在摇篮里,但美光万万没想到,这只是战争的开始。
2023年底,缓过劲来的长江存储直接在美国加州法院,把美光给告了。诉讼理由简单粗暴:你卖的96层、128层、176层、232层产品,都侵犯了我家的8项核心专利!
这一下,专利战正式开打。
美光当然不认,立刻反诉长江存储侵权,同时向专利局申请,要求将长江存储的12项专利判为无效。这套“否认-反咬-釜底抽薪”的组合拳,是巨头们对付后起之秀的常规操作。
但长江存储这回显然是有备而来,直接跟美光在法庭上展开了极限拉锯。
到了2024年,战况再度升级,长江存储甩出了一记堪称“绝杀”的法律操作:要求法院强制美光交出其核心技术机密。
具体来说,就是一份长达73页的、包含“栅极堆叠层厚度参数”、“蚀刻气体配比公式”、“存储单元编程电压曲线”甚至最新芯片源代码的技术文件。
到底抄没抄专利,你把技术文件给我看看不就行了?要没抄我还能冤枉你吗?
实话说,这一下等于直接把刀架在了美光的脖子上。交,还是不交?
交了,就等于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核心商业机密全部摊开给对手看,以后还怎么混?
不交,那就在法庭上理亏,等于默认自己心里有鬼,侵权指控很可能被坐实。
这记“将军”,直接把美光逼到了墙角。
果不其然,美光彻底慌了,立刻搬出了最后的挡箭牌——国家安全。
他们向法院激烈抗议,说长江存储在“实体清单”上,和中国政府关系密切,把这些涉及美国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文件给它,将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然而,德州东区法院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压根不吃这套,先后驳回了美光的请求。
理由是:你没法证明这跟国防有直接关系,而且咱法院又不是冠希哥开的,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只许对方律师看,不让复印拍照,所以不会泄露的,你的担心多余了。
被逼上绝路的美光,在2025年5月23号,把这事捅到了美国最高法院,请求发布紧急令状,阻止技术文件被披露。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大戏的高潮就是最高法院的裁决时,长江存储再度出手,直接开辟了“第二战场”。
几乎就在美光向最高法院哭诉自己是“受害者”的同时,长江存储在华盛顿联邦法院提起了另一场全新的诉讼,这次的罪名是:商业诽谤和不正当竞争!
长江存储在诉状里指控,美光和一家叫DCI的公关公司合谋,资助了一个叫“中国科技威胁”的网站,长期散布谣言,恶意污蔑长江存储的芯片里装了“间谍软件”,严重损害了长江存储的声誉,导致其损失了数百万美元的订单。
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把商战玩明白了。
你不是在最高法院跟我打“国家安全”牌,把自己塑造成维护美国利益的白莲花吗?
我反手就告诉全世界,你才是那个在背后搞小动作、用下三滥手段抹黑对手的直娘贼。
至此,这场恩怨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竞争,演变成了政治博弈和专利诉讼,最后彻底爆发为一场关乎核心机密和商业声誉的全面战争。
说了这么多,这神仙打架跟咱们到底有啥关系?
关系可太大了。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托了长江存储的福,直接把高端SSD的价格才被打了下来。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2T固态,现在几百块就能拿下,这到手的便宜总不能让美国人摘了桃子。
其次,这场官司的走向,可能会彻底改变全球存储芯片的格局。
假如长江存储赢了,那不仅意味着美光可能要面临天价赔偿和部分产品禁售,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中国企业也能依靠自身强大的专利技术,在国际舞台上和顶级巨头正面硬刚,并且掰赢手腕。
这对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都是一剂强心针。
而对于美光来说,如果最终被迫公开部分技术秘密,或者支付高额的专利授权费,那么它在未来技术竞争中的优势将被大大削弱。
当然,考虑到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这案子最终也可能以某种形式的和解告终。但无论如何,长江存储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光靠“盘外招”,是打不倒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对手的。
该说不说,长江存储从最开始的艰难起步,到被巨头围追堵截,再到今天手握专利利剑绝地反击,真就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而这场围绕着技术、法律和市场的世纪大战,好戏,可能才刚刚开始。
撰文:纳西
编辑:江江 & 面线
上一篇:未出征连折将 国足东亚杯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