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力量,如春风化雨;廉洁的光芒,似日月高悬;我们以诗为剑,以廉为盾,守护财政事业的碧海蓝天……”7月1日,在市财政局“诵读经典·传承廉韵润心田”主题诵读会上,一位朗诵者声情并茂的讲述让现场观众深受触动。
家风讲座、家庭走访、家庭诵读会、良好家风倡议、发送廉洁家书、家风主题亲子实践……一系列“廉洁家风”主题活动今年已在我市开展十余场次。
我市实施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工程,以清廉西宁建设为统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廉洁文化、从本地红色文化中提炼廉洁基因、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文化滋养体系。按照“一县区一品牌、一行业一特色”目标,推动“1+7+N”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安排八项活动,系统推进清廉机关、家庭、学校、医院、企业5大单元建设,形成覆盖全域的廉洁文化矩阵。
“红西路军将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严守纪律,这种精神是我们今天廉洁从政的宝贵财富。”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感慨万千。
我市立足辖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西宁市烈士陵园、大通县烈士陵园、西宁红军小学、城东区中庄村党史馆、小高陵精神红色教育基地、221“两弹一星”精神纪念馆等7处革命遗址及纪念场馆,打造“红色廉洁教育基地群”,通过场景还原、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红色廉洁基因可感可触。今年以来,已有5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打卡”红色地标,接受精神洗礼。
市纪委监委用好用活单元化推进、精准化滴灌的清廉单元建设模式,让廉洁文化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践。
北川湿地公园东北角,“又一园”廉洁文化基地成为市民休闲“新宠”,清廉屏风、清廉长廊、清廉亭内的廉洁典故、廉洁诗词碑刻,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感受廉洁文化魅力;南山公园浦宁友好园廉洁文化墙和红色故事长廊改造升级后,游客在游玩休憩的同时感受到了廉洁文化的熏陶;湟源县在非遗传承“创新”和“守艺”中,不断融合“清廉”元素,打造以“源清流洁”为主题的廉洁文化排灯一条街,赋予了非遗更深厚的“廉洁”文化内涵,将廉洁宣传教育从枯燥单一向传统文化领域延伸,在“非遗”载体上附上廉洁属性,吸引过往行人驻足;城东区深挖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元素,打造集“红军小学、中庄村、秦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九大教育点为一体的“红廉”旅游精品线路,让本地廉洁文化“活”起来,切实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城西区积极打造“一镇(街)一品牌”,扎实推进“8+N”品牌项目建设,推动“廉韵西关”“廉动胜利阳光零距离”、虎台街道“清风小屋”、彭家寨镇汉庄村移风易俗展览馆、五峰书院开设“廉洁图书角”等一批清廉文化新阵地,形成“一街道一品牌、一街道一载体”廉洁文化宣传新格局;各中小学校举办“诗说廉语”廉洁主题班(队)会、廉洁手抄报、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在孩子心中种下廉洁的种子。
如今,我市已形成“主题公园+特色街区+基层阵地”的立体式廉洁文化阵地网络,让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为丰富廉洁文化活动形式,市纪委监委还指导各县(区)、各部门运用影视、文学、歌曲、广告、书画、微视频等,创造有传播力、渗透力的大众化纪法教育宣传产品,增强教育效果;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廉洁文化”专栏,不定期推送廉洁文化作品;开展“清风常伴 廉洁齐家”家庭助廉立德系列活动,编排廉洁主题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深入乡镇、社区巡演,让廉洁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市纪委监委还用好用活典型案件资源,强化警示震慑,做到警钟长鸣,编印《西宁市由风及腐风腐一体典型案例汇编》,拍摄警示教育片《作风之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特约记者 贾权军)
上一篇:第二现场,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