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韶关发布
7月4日下午,随着铿锵有力的长鼓声在乳源瑶族自治县文化馆响起,2025年韶关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智创未来路 科普向新行”为主题,创新采用“社科+”模式,让理论传播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长鼓舞《鼓动瑶山》。韶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熊恬 摄
一场沉浸式、互动化的过山瑶风土人情社科普及宣讲,并配以现场演绎将活动推向高潮。其中《鼓动瑶山》以刚劲有力的“砍树”“上梁”等动作,生动再现瑶族先民的劳动智慧;传统舞蹈《拜盘王》通过72式打幡、36式串度等仪式动作,展现瑶族崇祖信仰;小组唱《苦爽酒》《茶山谣》以悠扬旋律诉说瑶乡生活变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新容演绎的原生态《盘王歌》,让千年瑶族史诗在歌声中流淌;压轴登场的《靛影·瑶裳》服饰秀,则通过“反绣正看”技艺展示,让服饰上的几何纹样诉说民族迁徙密码......瑶族非遗文化在这场生动的社科普及中焕发新光彩。
小组唱《苦爽酒》。图片由市社科联提供
活动强调,做好新时代社科普及工作,必须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用群众语言讲好党的创新理论,既要确保政治性、思想性,又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要“根植基层、守正创新”,推动社科普及从“单一宣讲”向“多元体验”转变,通过文艺展演、沉浸体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理论传播更接地气;重点要“制度筑基、资源联动”,构建“专家+乡土人才+志愿者”的立体化队伍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社科普及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新容演绎传统民歌《盘王歌》。图片由市社科联提供
本次科普周期间,全市各县(市、区)社科联将组织辖区内的社科普及基地,围绕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各基地将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基层宣讲、文化展演、成果展示、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仁化县城口镇红色遗址群将举办“传承红色精神”专题宣讲,南雄油山村推出“科技助农”科普活动,始兴满堂客家大围开展围楼文化传承交流,让社科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靛影·瑶裳》服饰秀。图片由市社科联提供
启动仪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乳源瑶族博物馆主题展览,共同感受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