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日前,一场马头琴独奏音乐会,像一泓清泉,从北京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汩汩流过,滋润了整座城……
“琴声婉转、悠扬,所有烦躁一扫而光。”北京观众李敏由衷感叹;
“如泣如诉又充满力量。”从天津专程赶来的当年内蒙古知青陈伟难掩激动;
“他手里的弓子,稳稳的,始终牵着一条大河在流淌。”国家级非遗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齐宝力高喜出望外……
90分钟的演出结束了,观众依然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开。
奏出柔美旋律的演奏者,竟然是53岁的蒙古族大汉朝克吉勒图。
他坐在舞台中央,马头琴入怀,琴声即起。那份自然和洒脱,仿佛是回到草原的游子,向着母亲和亲人诉说衷肠……
别看他长得粗犷壮硕,可他演奏时的指法和运弓技巧,却十分细腻、温柔。他看向马头琴的目光始终是谦逊的、柔情的。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它的音乐密码里,刻着生生不息四个字,因此我对它敬畏又着迷。”朝克吉勒图说,越敬畏,越温柔。
中央民族歌舞团马头琴演奏家朝克吉勒图。巴义尔摄12岁学琴
1972年,朝克吉勒图出生在内蒙古哲里木盟(现通辽市)科左后旗一家普通牧民家里,全家人都爱好民族歌舞,家里有把老四胡。1984年,他的哥哥考入哲里木盟艺术学校声乐专业,艺校老师谢特木尔巴根来做家访时,看见少年朝克吉勒图拉四胡有模有样,就鼓励他报考本校四胡专业学习。就这样,朝克吉勒图来到哲盟艺校。
入校不久,他就被同学演奏的马头琴声吸引住了。“第一次听到马头琴的声音就感到热血沸腾,我就决定改学马头琴。”朝克吉勒图回忆,他经常向同学请教,还偷偷去听马头琴专业课,一发不可收拾……
有一天,他终于向班主任和盘托出要转学马头琴的迫切心情,在班主任的理解帮助下,他如愿以偿,师从谢特木尔巴根学习马头琴,那年他12岁。
一学就是7年。1991年从艺校毕业时,他已经成了全校有名的马头琴手,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在广西柳州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青少年器乐大赛,以一曲《万马奔腾》获得金奖。
扎根草原
19岁的朝克吉勒图意气风发,走进草原深处——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歌舞团担任马头琴演奏员。
“他是杜蒙草原上第一位受过专业培养的马头琴演奏员,他就像一匹骏马奔驰在草原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副秘书长韩国纲说,杜蒙草原是我的家乡,蒙古族牧民居多,可当时这片草原上还没有普及马头琴,县歌舞团连一名专业的马头琴手都没有。县歌舞团团长张俊清来到哲盟艺校招生,一眼就看中了朝克吉勒图。
朝克吉勒图不负众望,那悠扬的琴声奏响在杜蒙草原的每一个村镇,每场演奏都得到农牧民喜欢,他成了县歌舞团乐队的顶梁柱。
有一天黄昏时分,他和伙伴骑马来到一户牧民家的夏营地,演出借着太阳的余晖开始了,算上伙伴,观众一共有五六个。朝克吉勒图仍身着盛装,倾情演奏。不知不觉,天色已暗,而大家都沉醉在他优美的琴声中,个个眼中闪着欢乐的光,年迈的老额吉一边笑着一边泪流……“看到这一幕,巨大的成就感涌入心胸。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马头琴的力量,我决心拉一辈子马头琴,给更多的人带来欢乐。”朝克吉勒图回忆。
5年来,朝克吉勒图走遍杜蒙草原,参加的伴奏和独奏演出不计其数,他边演边教,把马头琴演奏的专业知识“种”进这片草原,并且开花结果。
这时候,马头琴本身的改革不断推进,其音域和稳定性都比过去有很大进步,已能演奏出很多过去难以呈现的声音。一时间,一些乐队中的马头琴演奏“火”起来,朝克吉勒图也曾被邀约加盟。
朝克吉勒图陷入了思考,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心爱的马头琴文化?他感到自己需要走出草原去探索去“充电”。
于是他毅然告别了杜蒙草原,只身来到北京,在中国音乐学院潜心学习和研究马头琴文化……
2003年,他决定去蒙古国攻读马头琴演奏硕士。2006年毕业回国时,被中央民族歌舞团民乐团录取为马头琴独奏演员。那一年,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朝克吉勒图正在演奏。巴义尔摄走向世界
一路走来,朝克吉勒图把全部的心血灌注在保护传承和利用马头琴非遗文化上。
在中央民族歌舞团,经常演奏中外各民族曲目,让他大开眼界,洞悉了马头琴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逻辑起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内蒙古各族人民第一时间驰援重灾区武汉,千里迢迢送医送药送演出,唱响了团结奋斗共渡难关的时代强音。朝克吉勒图有感而发,提笔创作,于2022年推出首个自己作曲的马头琴曲《爱如海洋》,用马头琴特有的音质传递困境中的大爱力量,乐曲一经发布就受到全球听众的喜爱,传唱至今。
《朝和知音》音乐会演出现场。巴义尔摄3年后,当他在音乐会中再次奏响这个旋律时,台下观众掌声雷动,声浪如潮……
音乐会上,朝克吉勒图的马头琴跟各种乐器合作都“和得来”,这很像草原人的性格。
在传统民歌《上古的草原赞》中,马头琴与呼麦合流,苍茫高远;在“一带一路”艺术交流沿线作品——哈萨克族民谣《爱》中,马头琴声融入口琴声中,和而不同;在演奏中国台湾音乐人徐嘉良的名曲《殇》(原名《光影》)时,朝克吉勒图用高超的技艺,把马头琴特有的低音发挥到极致,余音绕梁;在演绎《斯卡布罗集市》时,朝克吉勒图手里的马头琴似乎秒变小提琴,东西方文化相遇、相知、相融的美感,不可替代……
琴弓与琴弦交错间,美妙的音乐恍如清泉淌过茫茫戈壁,触动草原心跳,也滋润城市心灵。
朝克吉勒图向观众致谢。巴义尔摄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上一篇:悦享丨绿野青山 拥抱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