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鼎方法论:传统制造业锻造第二增长极的秘密
创始人
2025-07-05 15:50:43
0

初夏时节,通鼎集团的领导团队依旧步履匆匆。6月15日,他们从四川成都赶往广东佛山,最后返回江苏吴江总部,24小时内辗转三地,未经歇息便立刻同重要客户会晤。通鼎集团的董事长沈小平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将军队中“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紧张快干”的作风融入公司团队文化。

忙碌获得的回报也很喜人。2024年,通鼎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1.3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582.97%。与此同时,新业务也全面开花,其对通信、储能、安防等领域的投资回报率均超过了10%。如今,公司也正在形成通信产业和新型储能及能源产业“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从光电线缆领域的行业排头兵,到“通信+能源”双轮驱动的产业生态构建者,在行业周期波动与技术革命浪潮中,这家诞生于1999年的企业,以战略定力锚定方向,以技术创新打破边界,最终锻造出穿越周期的第二增长极。

作为传统制造企业,通鼎在经济浪潮中几经沉浮,又是如何找到新路、实现蝶变的?

01

转型之因

居安思危,在行业变局中寻新机

通鼎的转型,始于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

作为伴随中国通信产业成长起来的企业,通鼎曾踩着2G到4G的发展浪潮快速崛起:1999年起步时仅生产通信电缆,2004年切入光缆领域,2009年中标京沪高铁项目,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2015年已连续8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光电线缆领域形成强韧的品牌壁垒。

但2015年前后,行业“天花板”渐显:三大运营商用户增速放缓,4G网络建设接近尾声,5G尚未大规模启动,光缆需求从“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更深远的变化在于,数字经济加速渗透,能源革命与“双碳”目标提上日程,传统制造企业若固守单一赛道,终将被时代浪潮边缘化。

董事长沈小平的军人底色里,藏着“居安思危”的警觉。通鼎意识到,必须从“光电线缆制造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跨越,既要守住通信产业的根基,更要向新能源、数字化等战略领域延伸。2015年,集团旗下核心上市公司“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这个看似简单的名称变化,背后是从“产品思维”到“生态思维”的彻底转向。

02

转型之法

三箭齐发,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

通鼎的转型,绝非简单的业务加法,而是一套“技术突破+绿色转型+生态协同”的系统工程。

技术筑基,打通产业链“任督二脉”

在通信领域,通鼎以“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为目标持续攻坚:从光棒、光纤到光缆,构建“棒纤缆一体化”能力,专利数量突破2100项,主导制定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300余项。其中,5G漏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标杭州地铁6号线项目,支撑全国首条全5G覆盖地铁线路建设,解决了复杂场景下的信号传输难题。

数字化浪潮中,通鼎率先布局“5G全连接工厂”,通过设备互联、数据孪生实现生产全流程透明化,产品不良率下降50%,单班产能翻倍,年节约能耗成本超2000万元。无氦拉丝技术以氮气循环替代稀缺氦气,UV-LED固化技术较传统方案能耗降低85%,一系列绿色工艺革新重塑了制造业的“能效基准”。

绿色破局,开辟新能源“第二曲线”

响应“双碳”战略,通鼎打出新能源组合拳:2023年成立苏州通鼎新能源公司,半年建成50座分布式光伏电站;与国电投合资布局储能产业,2025年收购南京和本机电切入储能消防领域,研发的电池安防系统为储能装上“安全锁”,移动超充储能车2分钟即可为设备补能200公里。

更具创新性的是“连接思维”的跨界应用:借助5G和物联网技术,能突破地理限制,对偏远地区的储能设备实现实时远程操控,让运维更高效;利用AI算法分析海量数据,可精准预测储能部件的使用周期,提前做好维护规划;在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的区域,能构建稳定电力系统,为医院、通信枢纽等关键场所筑牢全天候供电防线。这些场景的落地,正是对能源“发—储—用”全链条深度重构的生动体现。

生态赋能,锻造可持续增长“方法论”

历经多年探索,通鼎在转型浪潮中沉淀出一套独特逻辑。它始终锚定核心赛道,深耕主业上下游产业链,拒绝盲目跨界扩张,在通信、电力等优势领域持续做深做透,将主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新业务的增长动能。通鼎新的投资方向聚焦于新能源领域,涵盖储能、消防、碳交易等多个板块,但这些业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通鼎现有业务实现资源互补,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

同时,通鼎积极携手央企,通过战略合作获取技术支撑与资源背书,既借势央企的行业影响力,又填补自身在高端技术领域的短板。在新兴赛道布局上,它坚持“投小投早”策略,让通鼎以较小的成本换取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如早期小额投资通源碳中和公司,凭借这一步先手棋,提前卡位零碳数据领域,提前掌握零碳园区、绿电配置等方面的规划信息,抢占先机。

此外,通鼎管理层深知高校及院士团队的科研力量是企业创新的宝藏,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协同,联合高校实验室与院士团队攻关,突破储能材料、碳交易算法等技术瓶颈。这套组合拳精准发力,助力通鼎在储能电池、碳资产运营等新领域快速破局,构建起多元发展的护城河。

03

转型之效

两翼齐飞,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转型的成效,写在业绩单上,更刻在行业地位里。

近年来,通鼎的经济效益持续跃升,盈利势头强劲上扬,新能源业务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成为驱动企业增长的重要新引擎,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时,在行业标杆地位更加稳固。通鼎不但拿下了行业首张产品碳足迹认证,旗下更是有6家子公司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多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在技术领域的话语权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此外,产业生态不断延展。通鼎的全产业链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广泛渗透到通信、能源、交通等核心领域,应用场景丰富多样,从国内的智算中心、基站储能等重大工程,延伸至泰国、印尼等海外市场,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此外,与国企央企、政府合作打造的“科技园区+算力中心”模式,创新性地开创了“财务投资+业务协同”的全新范式,为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从“红海”中站稳脚跟,到“蓝海”中快速扩张,再到“绿海”中引领标准,通鼎的转型之路,印证了传统制造业的破局密码:以技术创新为矛,以绿色转型为盾,以生态协同为势,方能在时代变革中锻造出穿越周期的生命力。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24000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中心7号楼7层

电话:010-68719177 13911965371

为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扫描如下二维码加群,请务必注明姓名、公司与职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号最精彩 | 开启中轴线隐...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绵延12公里!网红打卡地云集|北京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为满足市民游客暑期出行需求...
小米 YU7 明起开启交付,全...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IT之家 7 月 5...
烟台一高校宿舍无空调有学生中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近日,山东省烟台市连日高温。有网友发布视频称,烟台南山学院东海校区学生...
受台风“丹娜丝”影响,台湾海峡...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的中心7月5日16时位于距离台湾...
“仙进奉”荔枝首次大批进京!农...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一骑红尘妃子笑”,道尽了荔枝保鲜期的短暂。7月5日,传统保鲜情况下销售期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