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日,一双轻便舒适、款式多样的洞洞鞋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然而,一些网友穿了洞洞鞋后却发现患上了脚气。那么,看着透气的洞洞鞋为何会引发真菌感染呢?它是由什么材质制成的?我们来了解一下。
炎炎夏日,洞洞鞋因轻便、舒适,成为众多市民出行首选。 本报记者卢丽婷 摄轻便舒适 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
“天热了,‘一脚蹬’洞洞鞋穿脱方便,还凉快。”喜欢穿洞洞鞋的市民关女士有好几双款式不一样的洞洞鞋。炎炎夏天,洞洞鞋便因便利、柔软、舒适等特点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出门逛街、买菜、散步少不了。尤其是下雨天,洞洞鞋更是不少人的出行“神器”。
日前,记者走访南宁多家大型商超、鞋类专卖店、街边小店发现,不少色彩鲜艳、款式多样的洞洞鞋被摆在显眼位置,吸引市民前来选购。在一家街边小店,一位母亲正仔细比对两款儿童洞洞鞋的软硬度。店员热情介绍:“小孩款卖得挺好,穿脏了用水一冲就行。”
记者在一家知名洞洞鞋品牌专卖店看到,货架上的洞洞鞋按颜色、款式分门别类放置,让人眼花缭乱。据该专卖店店员介绍,入夏以来,洞洞鞋销量持续走高,尤其是基础款较受欢迎。
市民困扰 舒适背后暗藏健康隐患
在网购平台,不少店铺宣称自家销售的洞洞鞋透气、不臭脚。然而,一些网友穿了洞洞鞋后却发现患上了脚气。
“脚趾缝特别痒。”“一穿洞洞鞋就长水泡。”“以为洞洞鞋孔多肯定透气,洗澡都穿它,没想到脚背奇痒难耐。”洞洞鞋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也给部分网友和市民造成困扰。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长时间穿洞洞鞋,尤其是脚部出汗或鞋子进水后,脚部常伴有明显异味和瘙痒感,有的还脱皮。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谭元清表示,洞洞鞋虽然有很多洞,看起来很透气,但其大多数是由塑料或橡胶材质制成,鞋子底部不透气。当脚部持续出汗或是鞋子进水时,汗液或水在脚底聚积,无法有效蒸发,鞋内形成持续温热且湿润的环境,脚部更容易滋生真菌。当汗液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如异戊酸)和硫化物,散发出类似奶酪、醋酸臭味或臭鸡蛋味,这是脚臭的主要原因。
专家支招 穿鞋时搭配吸汗棉袜
面对夏季高发的真菌感染风险,谭元清介绍,真菌感染时,足部会发出“信号”,如脚部瘙痒难耐,尤以脚趾缝、足底为甚;异味显著,常带有酸腐气味;皮肤发生变化,可见脱屑、发红等,趾缝间可能出现浸渍发白、糜烂等。“若不慎‘中招’真菌感染,及时到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切勿自行滥用激素药膏,激素会加重真菌感染。”他说。
谭元清建议,日常保持足部干燥,避免光脚穿鞋,穿洞洞鞋时搭配吸汗棉袜;洗澡或者游泳后及时擦干足部,特别是脚趾缝;避免长时间穿同一双鞋,换下的鞋子注意洗刷、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