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孩子们外出时间比平日增多,但孩子生性活泼好动,有时过马路会突然从行驶的车辆盲区窜出,猝不及防的“相遇”往往让人来不及做出反应,意外也容易发生。来看几个现场↓↓↓
危险!儿童玩耍突然窜出马路
意外频发
02:07
蓝光
超清
高清
流畅
继续播放
当前非Wi-Fi网络,继续播放将产生流量费用
这是前段时间发生在安徽铜陵枞阳县的一幕,一个小男孩多次折返于公交站台与人行道之间的非机动车道玩耍,完全不顾过往车辆。
当这个小男孩再一次从站牌后猛跑过非机动车道时,一辆电动车快速通过,发现这个突然窜出的孩子时躲闪不及,将他撞倒在地,所幸双方都只是轻微外伤。
后经交警认定,小男孩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行人不得在车行道内嬉戏、玩耍”的规定,承担主要责任;电动车驾驶人违反了“驾驶车辆应当谨慎驾驶确保安全驾驶”的相关规定,承担次要责任。
近日,在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上,一个小女孩捧着玉米在自己家门口和家里人玩耍。随后,小女孩的爷爷把吃完的玉米扔到了马路对面的垃圾桶里,小女孩见爷爷走开了,便想着去找爷爷,这时,意外发生了。
绍兴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事故对策大队民警 王江涛:视频当中有一辆由南向北行驶的电动三轮车行驶过来,与突然横穿的小女孩发生碰撞。
好在小女孩只是头部轻微擦伤,并无大碍。交警部门认定,这起事故共有三方需要承担责任。
绍兴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事故对策大队民警 王江涛:在这起事故当中,电动三轮车行驶过程当中疏于观察路面的情况负有责任。小女孩在没有大人的带领下突然横穿马路也有事故责任。除了他们俩之外,这里违法停车的小型货车因遮挡了视线,所以也负有一定责任。
交管部门表示,这种突然窜出的过马路方式非常危险,尤其是在乡村路段,坡路、弯道和交叉路口等。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宣传教育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赵晓轩:在这里提示广大的机动车驾驶人,行经这些路段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同时也要提示广大监护人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避免以这样突然窜出的方式横过道路。
学龄前儿童奔跑快行
导致交通事故占比过半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调研数据显示,发生在学龄前儿童的交通事故当中,快走和奔跑情况是导致伤亡事故最多的,占比过半。其中,事故量占比最大的是横穿道路,占比为41.56%。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与电动车、三轮车发生的碰撞事故,与小汽车发生碰撞则更危险。
01:34
蓝光
超清
高清
流畅
继续播放
当前非Wi-Fi网络,继续播放将产生流量费用
近日,在广西北海市海城区吉林路澳门路口,孙某突然横穿马路跑过机动车道,梁某驾驶的小车正好行经此处,与孙某发生了碰撞。
事故造成孙某轻微受伤、小车损坏。经交警调查认定,小车驾驶人行经路口未提前减速、未确保安全;孙某通过路口未走人行横道、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机动车道,双方负此事故的同等责任。
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行停不定,行走路线曲折多变等特点,在过马路时可能会突然向前或向后奔跑,容易让行驶中的车辆不知如何躲避。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也曾提示社会公众关注儿童过马路的十大交通安全关键细节,包括避免突然横穿马路或中途折返等行为,以减少交通安全隐患。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宣传教育研究部负责人 朱建安:根据我们的数据调查显示,以学龄前儿童为例,他们在步行状态下发生的事故中有一半出现了快走和奔跑的情况,其中奔跑占到40%以上
涉儿童交通事故六成以上
因监护人监管不力
公安部数据显示,在儿童交通事故案例中,由于“监护人监管不力”导致的事故数量占总数六成以上。而有研究表明,监护人在交通行为方面的示范引领,对孩子形成规则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01:31
蓝光
超清
高清
流畅
继续播放
当前非Wi-Fi网络,继续播放将产生流量费用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分析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全国未成年人一般道路交通事故中,暑期7、8月份交通事故起数,占全年总数的22.93%。按时段来看,16时至20时是暑期一天中交通事故起数占比最高的时段,占比超过三成。而在这些时间段里,未成年人主要是由监护人看护,这一研究从侧面表明,监护人的有效看护在未成年人参与交通行为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宣传教育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赵晓轩:在我们的数据统计当中发现,尤其是在我们掌握的案例当中发现,由于监护人看护不到位,造成的交通事故伤害,占到了总量的六成以上,这里所提到的监护人不仅仅是父母,还包括了起到看护看管作用其他方面的监护人。
重视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严格出行管理,这不仅是作为监护人的责任也是法定的义务。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法规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何亚琪: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中有规定,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了他人损害的,是由监护人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监护人也是要切实地履行自己的监管义务,在未成年人发生造成他人损害的一些案件当中,也要承担起自己相应的法律责任。
预防儿童和非机动车窜出
这些位置要注意
事实上,不仅是孩子,一些成年人步行或者驾驶非机动车、机动车出行过程中,也会出现随意穿越、变道、拐弯等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那么,类似的现象主要会出现在哪些位置?驾驶人和行人又应该注意些什么?一起了解一下。
02:25
蓝光
超清
高清
流畅
继续播放
当前非Wi-Fi网络,继续播放将产生流量费用
公交车站或大车周边是发生此类事故最多的地方。公交车靠站停车在道路右侧,有些乘客下车之后就会从车头直接抄近道过马路。对于从大车侧方通过的机动车来说,行人突然从大车前方窜出,简直是防不胜防。
驾车在普通道路行驶时也要注意。如果行驶时车旁有其他车辆,那么驾驶人视野就会受到一定遮挡。此时要是突然出现行人或非机动车,便很容易发生事故。
另外,在遇到前面有车慢速行驶时,一些驾驶人心急就想变道超车。这个时候,驾驶人有一侧的视线就会被遮挡,形成视觉盲区,而此时行人的视线也会被慢车挡住。在两方视野均有一定遮挡的情况下,如果此时突然出现行人或非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往往来不及刹车,很容易发生事故。
那么,预防此类事故,机动车驾驶人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在易发生事故地段如交叉路口、公交车站、绿化带附近、道路两侧停车较多的居民区等,要适当降低车速,为可能的紧急刹车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应养成“备刹车”的习惯,即使在不踩油门的时候,右脚也应该放在刹车踏板上,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迅速作出反应。行经斑马线,应主动停车等候,待行人安全通过斑马线后再驾车通过。
对于行人、非机动车来说,出行应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注意来往车辆,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行人要从斑马线上通过路口,非机动车要走非机动车道。同时,家长要看护好孩子,不要让他们随意冲入马路中央。通过路口及易发事故的路段时,一定要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注意观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通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切勿抢路抢行,不要随意横穿马路、在车流中穿行、跨越护栏等。
(总台央视记者 李珺 赵迎晨 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