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文君 北京报道
“6月24日上午六七点,家里人打电话告诉我,可能要涨洪水了,当时我与店里的3名员工在浙江学习中,我一开始都不太在意,因为门店位置比较高。我的门店在常驰广场旁边,离广场正门只有50米左右,常驰广场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广场。24号中午,我们从浙江往家里面赶,开车大概16个小时。25号凌晨4点钟才到家。”贵州省榕江县乐果仓水果店老板石路江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忆着榕江县“6·24”特大洪灾发生时的经历。
6月19日以来,以“村超”火出圈的贵州省榕江县遭遇连续强降雨,6月24日至28日,榕江县在短短4天内遭遇两次洪峰过境,最大洪峰流量达到了11360立方米/秒,创下了榕江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巨大降水量冲击着榕江县所有建筑物,洪水退却后,街道满是淤泥以及被淤泥裹满的桌子、柜子等生活用品和其他垃圾。“整个城市都被淤泥覆盖,淤泥覆盖最深的地方大概有30~40cm。”石路江说道。
2025年6月29日,黔东南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官网发布消息称,据气象、水文监测,本轮强降雨天气已趋于结束,全州江河库湖汛情平稳。根据《黔东南州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经会商研究,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2025年6月29日12时终止28日8时50分启动的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和28日11时40分针对丹寨、雷山、榕江3个县启动的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全州防汛工作转入常态。
石路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已于7月2日分批撤离,6月30日左右,榕江县通讯已恢复正常。目前县城门店大部分还没恢复正常运营,大部分受灾地区陆续恢复水电,县城每天都进行防疫和消杀工作,县政府在统计受损店铺的经济损失,榕江居民正逐步开启重建家园相关工作。
“7月2日,参与救援的人员陆续撤退。消防员,供电局抢修人员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在陆续撤退,大家欢送他们的时候,感觉有点想哭,比较感动。市民自发地送他们离开,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也感到暖心,各种各样的情绪那一刻都交织在一起,千言万语都化作了感谢和感动的泪水。”石路江说道。
“我的门店被淹完了”
“25日凌晨5点左右,洪水刚退去不久,所有车辆无法进入其门店所在的常驰广场。我们从封锁区域步行进入常驰广场,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走,想查门店受损情况。25日救援人员比较少,所有救援行动才刚刚开始。路面全是淤泥和垃圾,非常难以行走,我们步行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到达门店的位置。”石路江说道。
据石路江回忆,从封锁地往常驰广场步行的过程当中,他看到的受灾情况很严重。“所有的物资都飘出来了。街上到处都是货物、桌子、凳子、家电等物品,被淤泥覆盖,生活用品面目全非。”
榕江县场坝街被冲垮的房屋/受访者供图“我的门店几乎被淹完了。”——这是石路江看到受灾后门店的第一反应。
石路江给记者发来的门店受灾照片显示,店内的货架和柜子被洪水冲击得东倒西歪,货品散落一地,与淤泥混合在一起,现场一片狼藉。仓库也受损严重。
店铺受灾照片/受访者供图被淹的仓库/受访者供图据石路江介绍,他在榕江县经营水果店已有8年,由于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较好,水果店在县城内小有名气。3年前,石路江把门店搬迁至常驰广场附近,门店面积扩大至100多平方米,仓库60多平方米,仓库就在门店下面。“常驰广场要热闹一些,人流量大,对生意更好。”石路江说道。
石路江坦言,这次洪涝灾害给门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40万元。“我们到达门店查看受损情况时,基本断定所有物品都已被污染,无法使用。门店被淹的高度达1.6米,仓库在门店楼下,所有接触到洪水的物品都受到了污染,我们全部丢弃了。目前政府让我们统计受洪涝灾害影响的经济损失,我们初步清算了一下,损失了大概40万多一点。”石路江表示,这次洪涝灾后,包括自己门店在内的沿街门店大部分都需要重新装修。
“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国救援速度”
榕江县“6·24”特大洪灾发生后,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纷纷涌入榕江县城。自救和社会力量帮助,同步进行。
据石路江回忆,6月24日洪水退却后,周围县城的消防员,民兵队伍,退役军人队伍,以及其他社会救援队迅速开展了救援工作。当日,榕江县慈善总会、黔东南州慈善总会均发布水灾款物捐赠倡议书,倡议社会各界爱心力量捐款捐物。
榕江县慈善总会、黔东南州慈善总会发布募捐倡议书截图黔东南民政最新消息显示,截至2025年7月4日16:00,黔东南州慈善总会募集款物4771979.08元,其中腾讯公益平台募捐资金3374111.55元,线下募捐资金806185.53元,物资591682元。善款主要用于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以及扫把、防护服等清扫工具和消杀工具。
截至2025年7月1日24:00,榕江县慈善总会累计接收捐款29183260.77元,其中贵州银行榕江县支行:9109090.41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榕江县支行:20074170.36元。善款主要用于受灾低保户、特困户等发放急难救助资金。
石路江告诉记者,自己安排好店铺的清淤、消杀等工作后,主动选择成为志愿者,帮助进入榕江县城的爱心企业和个人对接和分发捐赠物资。“整个县城80%以上都被淹了。所有人都很缺乏物资。我希望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快帮助家乡恢复到正常生活中。”石路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6月26日,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了奥运冠军龙道一发起的救援物资分发与对接工作中。石路江认为龙道一从小在河北生活,对榕江的一些情况不太熟悉,所以主动参与其中。
石路江(左一)参与捐赠物资分发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石路江(左二)参与捐赠物资分发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6月27日,我开始对接其他救援物资,分发到相应的物资分发点。26日之前我对接分发的物资最多是食品,主要包括矿泉水、方便面、八宝粥、牛奶。28日之后,比较多的医疗救援物资陆续进入灾区。”石路江表示,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公司捐赠的物资比较多。字节跳动、京东、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也捐赠了不少物资;包括韩红基金会在内的各个公益组织,所捐赠的物资于6月26日陆续抵达受灾现场;周边的县城,包括黎平县、从江县也有小型企业和商户捐赠物资。
据石路江介绍,6月28—29日之后,榕江县收到的捐赠物资已接近饱和,如果还有新捐赠进来物资,当地政府会协调将相关物资分发给周边受灾的地区。“我个人感觉这次捐赠物资的分配是比较高效有序的。政府会把志愿者分成好几个小组,分别负责相应的物资分发点,给参与救援的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居民主要通过社区对接,接收物资。”
对接爱心物资时,令石路江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十几台满载爱心物资的货车都在排队等待卸货。
石路江坦言,以前看到灾害,救援等,都仅限于手机屏幕,当灾难真的发生在身边时,自己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的救援速度。涌进来的爱心力量很多,但是政府都能统筹协调好。
“这次救援工作,政府的统筹工作效率很高。参与救援的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很多,他们效率也很高,每天都在连夜工作,连夜清淤,每天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各项工作进度很快。本地居民大部分在做后勤工作,比如做盒饭,发放物资等。另外,我认识的一位阿姨所在的村子,也会自发地号召村民捐赠,根据个人能力,捐米捐肉等,这些物资都会统一送到做盒饭的地方。”石路江对记者说道。
采访过程中,石路江特地提到了广西贺州战狼救援队。“他们是最早到达榕江县参与救援工作的民间救援队,25号当天就开始救援工作了。26日,他们开始撤退一批救援人员,但途中知晓28号还有洪峰过境,又立马赶回了灾区参与救援,还带着很多推土机和其他大型设备。”石路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石路江回忆道,广西贺州战狼救援队曾在他的门店外开展救援工作。“救援队从外地赶来帮忙,那么辛苦,我们心里特别感激。当时给他们送新鲜水果,他们却觉得我们是受灾群众,说什么都不好意思收,还担心会给我们增加负担。”受灾者与救援者之间爱的双向奔赴,在这一刻得到了具象化体现。
个别募捐倡议书合规流程受关注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公益慈善组织为榕江县“6·24”特大洪灾发起了募捐倡议,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善款和爱心物资更加方便地抵达受灾地区,然而,在众多募捐倡议书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足球协会募捐倡议书》引起了记者关注。
2025年7月30日,岑巩县足球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岑巩县足球协会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捐款,绵薄之力助力榕江共渡难关》文章推送。该推送内容提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村超”发源地榕江县正遭受50年一遇的洪水侵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黔东南州足球协会发布洪灾款物捐赠倡议书,岑巩县足球协会积极响应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希望凝聚社会各界的爱心力量,为榕江县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
该推送内容的“已捐款统计”表格显示,捐赠总金额达6366元,表格备注关键词包括:州足球协会主席、州足球协会副主席、州足球协会秘书长、州足球协会监事长、州足球协会办公室、台江县足协和岑巩县足协。
值得关注的是,该推送内容附上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足球协会募捐倡议书》,该倡议书提到:黔东南州足球协会呼吁大家伸出援手,为榕江、从江受灾群众和受灾的足球场地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承诺,将于2025年7月2日前把所有善款转交给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向社会公开款项的使用情况,并接受公众监督。
《慈善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
《华夏时报》记者通过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查询发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足球协会并未具备公开募捐资格。
《慈善法》第二十六条明确提出: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合作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自行开展公开募捐。第二十四条规定: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应当在开展募捐活动前报慈善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显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足球协会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也并未与具有公开募捐的公益组织合作,更没有相应的公开募捐方案备案号。该倡议书结尾提供了二维码是联系人贾秀吉的个人微信收款码。
为此,《华夏时报》记者拨打了该倡议书联系人贾秀吉的电话,就公开募捐资质,公开募捐备案等问题进行采访。
贾秀吉表示,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足球协会业务主管单位,该募捐倡议活动并未向当地民政部门报备,目前募集到的六千多元善款已转交给榕江县慈善总会。
为详细了解善款落实情况,《华夏时报》记者联系了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业务科室,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负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足球协会业务的同志已出差,建议记者于下周一(2025年7月7日)再来电咨询该倡议书相关事宜。《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足球协会募捐倡议书》相关情况,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公开消息显示,今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特征明显。截至7月4日早上8点,累计已经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目前,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广西百色隆林、湖北恩施州咸丰县、四川成都、山西晋中等地均遭受强降雨影响,相关救援工作本报记者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