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7月2日,“逸航618”轮安全离泊东莞港驳船码头,已经在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以下简称“空港中心”)经过海事部门查验的锂电池产品将运往香港,再“坐”上飞机直达法国。作为全球首个跨关境海空联运项目,空港中心将海运操作延伸到香港国际机场,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构建了一条便捷的物流通道。
“除了锂电池产品这类‘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产品),集成电路、高端手机屏幕、声表滤波器等国产电子零件也通过空港中心出口至世界各地。”东莞港国际空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萧智亮表示,2025年上半年,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货量同比分别增长202.54%和106.18%,越来越多的“湾区制造”通过便捷高效的海空联运参与到全球贸易的传动链条当中。
“‘新三样’货物属于第9类危险货物,我们向货代和企业精准传递合规要求,并进行开箱查验,确保货物安全出口。”东莞沙田海事处执法人员黄俊荣表示,东莞海事党员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通过“三置顶”服务举措(船舶安检优先安排、口岸手续优先办理、智慧管控优先保障),有效保障货物“准时达”、船舶“安全运”,压缩通关时间,提升货物通关效率,为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货物搭建跨境运输新通道。自运行以来,空港中心进出口总值已突破300亿元,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超1000家,商品种类扩展到900余种。东莞海事部门安全保障空港中心进出口船舶2800余航次,超过31560吨“湾区制造”通过海空联运更顺畅快捷通达世界。
从“新三样”的加速出海到高端电子元件的跨洋流转,空港中心的创新实践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体系迭代升级的缩影,更勾勒出中国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生动图景。这个全球首创的海空联运枢纽正持续释放磁场效应,每年货物处理能力将超100万吨,创造就业岗位6000余个,年贡献外贸进出口货值将达7000亿元,不仅让“湾区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更稳固的坐标,更以可复制的跨关境物流范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着强劲的物流支撑。
上一篇:西安市公安局致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