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华夏能源网
文|华夏能源网
“跌跌不休”的多晶硅价格,在不经意间居然出现了反转迹象。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7月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公布的周价格中,n型复投料和n型致密料成交均价分别为3.47万元/吨、3.21万元/吨,分别环比小幅回升0.87%、0.63%。这是今年春节后硅料价格的首次上涨。
在期货市场,7月2日一早多晶硅主连即快速拉涨,至午后锁定涨停,报35050元/吨,创下多晶硅期货上市以来的首个涨停板。
实际上,自6月25日创下最低价30400元/吨后,多晶硅主连便处在震荡上行中,至7月4日发稿时已涨至35360元/吨,不到7个交易日涨了16%。
“投资机构的基金经理们,这两天都疯狂了.他们把手里的股票、其他期货,都卖光了,全部资金在猛冲多晶硅、工业硅期货。” 一位投资圈人士对华夏能源网透露。
今年上半年,多晶硅可谓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压力最大的一环,在产能过剩和库存增大压力下,龙头企业纷纷放假、控产,开工率下调到了50%,在苦熬中等待困境反转。
如今,多晶硅价格上涨并伴随多晶硅期货涨停,是否意味着多晶硅企业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三大因素推动硅料涨价
关于本周硅料价格的回升,硅业分会表示,一方面,部分前期暂缓执行的订单,本周经协商以高于预期的价格重新成交;另一方面,本周也有个别企业少量订单涨价成交,故本周多晶硅市场均价呈现小幅回升的趋势。
此前抢装潮时期,相比于硅片、电池片、组件的涨价,多晶硅价格始终未能涨起来,为何却在531过后一个月才出现上涨呢?华夏能源网认为有三大因素:
一是,上半年硅料企业一直控产。
据硅业分会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累计约59.6万吨,同比大幅减少了44.1%。“近期硅料月产量基本维持在10万吨左右相对稳定的状态,与需求基本匹配,无新增库存压力。”硅业分会称。
二是,持续一年的洗牌效果初显。
多晶硅均价于2024年5月中旬降至3.8万元/吨的低位后,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已超一年之久。今年上半年,陆续停产的企业达到4家。2024年以来,停产企业数量累计达9家。长期亏损重压之下,部分产能被淘汰出局,这一积极信号推动多晶硅价格试探性上涨。
三是,政府频频释放强烈的干预信号,各方看到了产能出清的希望。
6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行业各环节年产能均超1100吉瓦,地方政府依旧热衷于招商引资助推了“内卷”。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座谈会,14家龙头企业领导人受邀参会。李乐成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大宏观引导和行业治理。
种种迹象表明,光伏“反内卷”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预计后续会有更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出台,叠加行业自发性的产能管控,光伏行业供给侧出清的拐点即将到来。
压力仍在但曙光已现
需要注意的是,有消息称,随着四川等地的“丰水期”的到来,电价下降,一些硅料企业又在计划复产,这家直接影响行业控产的效果。
硅业分会表示,目前硅料增量主要集中在四川、新疆及青海等地的个别企业复产产线的少量产出。预计7月份硅料产量在10.3-11.0万吨区间内,相比6月份的10.2万吨,预计增幅1%-8%。
硅业分会同时还表示,若将多晶硅复产增量计算在内,全年产出预计高于预期8%,下半年硅料供需压力将再次升级。
另一方面,硅料库存仍居高位。据SMM统计,截至6月26日,多晶硅生产厂家库存总计27万吨,处于近年来的同期高位。三季度为行业淡季,短期需求较弱,此时如复产规模较大,势必导致行业库存再次增加。
综上来看,硅料在今年下半年仍有降价压力,当前的反转势头仍需要进一步夯实,控产挺价、行业自律等手段一刻不得松懈。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按照硅业分会最新报价计算,硅料企业的净利润已处于亏损状态,且已接近头部企业现金成本。但如果继续保持控产,则基本可以实现供需匹配。
据硅业分会信息,2025年全年,全球多晶硅需求约140万吨(不含各环节库存),国内需求约130万吨。在国内硅料企业无复产增量的前提下,全年多晶硅产出预计在120万吨左右。照此下去,今年下半年可消纳多晶硅库存10-20万吨,硅料企业的压力将大为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由协鑫集团、通威股份等六大龙头企业推进的联合收购剩余产能,通过雪藏尾部产能实施更大力度的控产等并购整合计划仍在推进中,该方案如果落地,将给多晶硅去产能吃下“速效药”,市面上的硅料产能将快速减少。
“考虑到政府部门对于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无论龙头联合收储是否能顺利落地,但对于光伏行业来讲,已经走在了纠偏、转变的道路上。”有券商表示。
硅料作为决定光伏产业链景气度的最核心环节,其供需形势基本决定了产业链整体的利润中枢。如能通过行政干预、行业自律和企业调整实现产能出清,将有助于整个产业链生态尽快恢复健康。这对于光伏产业来说,是一道“涅槃重生之门”。
上一篇:高考招生季,六大骗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