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洋中村,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袖珍村”,近日竟摘得“国字号”殊荣。它虽面积不大,却有着独特的韵味。村庄依山傍水,绿树环绕,宛如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建筑保留着传统的风格,古色古香,彰显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村民们勤劳善良,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国字号”的获得,不仅是对洋中村的认可,更是对其独特文化和生态环境的高度肯定。如今,洋中村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了闽侯乃至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孝廉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形成独特文化实践
闽侯洋中村:“袖珍村”摘得“国字号”
洋中村地处尚干镇核心区域,面积仅0.3平方公里。
日前,闽侯县尚干镇洋中村荣膺“全国文明村”称号。这座面积仅0.3平方公里的江畔村落,以“小身板”迸发大能量。
通过创新“经济创收—民生反哺”模式,洋中村将传统孝道与现代教育、养老保障等深度融合,用集体经济反哺民生、创新积分制激活治理活力、孝廉文化浸润乡风,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实践,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
村民用文明积分兑换奶茶。
走出特色致富路
洋中村地处尚干镇核心区域,全村面积仅0.3平方公里。“别看我们村小,家底可厚实着呢!”洋中村党支部委员林玉杰告诉记者,洋中村东接324国道、北临淘江,拥有镇域面积最大的超市、公园,以及全镇交通枢纽祥谦大桥、30路公交尚干总站等。坐拥极佳的区位优势,一届届村干部成功地把“地利”转化为“红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路。
洋中村沿街商铺密集,遍布小吃店、便利店、服装店及银行金融网点等。村里通过整合108间集体店面、盘活工业区厂房资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聚宝盆”,村集体收入长期稳居全镇首位。2023年至2024年,村集体收入更是连续突破300万元大关,为当地民生建设攒下了厚实家底。
“高大上”的农民公寓。
“钱袋子”鼓了,洋中村创新“经济创收—民生反哺”模式,每年将超65%的村集体收入投入民生领域,让村民的幸福感藏在一张张“民生账单”里。
“现在读书真省心,村里全包了!”村民吴云钗的儿子去年考入闽侯一中,说起村里的教育举措,他连声称赞。洋中村全额承担村民子女高中3年的学费,并对新考入大学的新生发放2000元以上不等的助学金。
医疗保障方面,洋中村实现新农合医保、意外险全员兜底购买全覆盖,对大病住院提供一次性临时救助。
在洋中村,尊老不是口号,而是延续25年的暖心约定。60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每月可领260元“养老金”。拗九节、重阳节、春节还发放专属过节费。村民们算过账:一名65岁老人一年能领近万元福利金。
从教育减负到医疗托底,从养老保障到临时救助,洋中村用真金白银兑现承诺、凝聚人心。
村委会。
兑出生态好环境
盛夏来临,洋中村的“来杯土豆”奶茶店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地。这里可不只卖奶茶,还是村民们用文明积分兑换奖励的“小银行”。
“现在做卫生,村民们都攒着一股劲儿呢!”洋中村党总支部书记林智强边说边掏出手机,在自助机屏幕上扫二维码,积分可兑换一杯冰奶茶。这积分是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法宝”——门前扫干净、垃圾分好类、护河巡逻够积极,都能攒分。
林智强介绍,为了方便大家兑换积分,他们在尚干镇的指导下,推出了“e福州”数字积分和纸质兑换券。每个月考评组上门打分,全村表现好且综合排名居前十的家庭就能领到数字积分或者纸质兑换券。
这积分怎么用,洋中村十分懂得村民的心思。年轻人爱赶时髦,扫码就能换奶茶、零食;上了年纪的老人,可以拿着纸质兑换券去超市买米买油。为了鼓励商户依托本地特色资源拓展积分应用,村内还设立了“尚干小吃”积分兑换点,把拌面、扁肉这些家乡美食也拉进积分系统。边做环境卫生边享口福,谁不乐意?
自2021年以来,村里已经发放14970个积分。如今走在洋中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摆着分类垃圾桶,全村上下共同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劲头十足。
村民在退休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法。
约出文明新气象
漫步淘江畔,2011年那场动员令犹在村民眼前。
那年,村民们在镇村的帮助下,下定决心向滩涂要未来。大家自筹9000万元资金,在废弃的滩涂上开启了农民公寓建设。没有“等靠要”,350户村民仅用10天就完成动员倡议签约,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家园自己建”。
如今,4栋错落有致的公寓楼拔地而起,村民们以每平方米约3000元的均价入住新房,自发成立业委会,将小区管理得井井有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门禁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滩涂泥地蜕变为宜居家园。
物质家园焕新的同时,洋中村村民的精神家园也在悄然重构。每周一至周五,村老年学校的舞蹈室里,老人们随着音乐翩然起舞;书法班上,退休教师执笔示范;合唱团排练时,歌声与琴声交织,吸引邻村老人来“蹭课”……
“这里的老师都是义务授课,连粉笔钱都不用我们出!”洋中村老人协会会长林子良说,这所小小的老年学校,汇集洋中村以及周边乡镇200余名老年学员。村内还有一所福州市首家藏书量达8000册的农家书屋,成为了村民汲取知识的“加油站”。
漫步淘江畔,洋中村将孝廉文化、党建元素融入江滨公园的景观改造,打造了尚干镇孝廉文化长廊和党建主题公园,让村民在休闲健身中感受文化熏陶。
如今,文明新风正化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洋中村将孝廉文化融入基层治理,修订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的劝导员手持移风易俗承诺书走街串户,党员干部包户到人,成功劝导20余场宴席从简操办;通过开展“孝善家庭”“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身边榜样……乡亲们渐渐明白,好日子不仅是住进新房子,更要活出新风尚。
交通小贴士:
从福州市区出发,经螺洲大桥、京岚线,再转淘江大道到洋中村。
(记者 陈木易/文 林双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