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一位令人敬佩的教育工作者,在从教的 25 载岁月里,用知识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同时,他还有着另一份坚持了 25 年的善举——献血。25 年来,他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热血,用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臂,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生命的希望。他的善举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人的生命之路,也温暖了整个社会。他以教与血的双重奉献,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让爱与善在岁月中传承不息。
将无偿献血视为一生的坚持
郑荣:从教25载 献血25载
6月17日,福州市台江实验小学教师郑荣参加了人生的第45次无偿献血。他从教25载献血25载,在奉献的道路上执着坚守。
“我长年从事德育工作,还当了多年的班主任。我觉得教育孩子除了把道理告诉他们,还要以身作则引导他们。”他说,从首次参与无偿献血起,自己便将之视为一生的坚持。
郑荣。
校园内外同奉献
郑荣是学校的德育主任,承担四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他的献血之路和教育之路几乎同时起步。“教书育人需要奉献精神,无偿献血也是一种奉献。”在他眼里,两者是相通的。
“2000年10月,台江区教育局倡导全区教师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自告奋勇代表学校参加了献血。”对于第一次献血,郑荣记忆犹新,而这距离他走上教师岗位才两个月。
“起初我对无偿献血了解不多,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宣传下,我深刻认识到无偿献血既能帮助那些急需用血的人,对自身健康也有益。”从那一刻起,郑荣便坚定地将无偿献血作为一生坚持的事。
他最初献全血,后来捐献血小板。捐献血小板的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他从不嫌麻烦。“只要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这点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根本不算什么。”
献血的岁月,郑荣感动了他人,也被他人感动着。一次恰逢世界献血者日(6月14日),他去献血,没想到现场来了很多人,大家都想着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献血。“那天排队等候的时间特别长,被这些热爱献血帮助他人的人围着,即便是漫长等候,我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献血育人双丰收
在学校里,郑荣有一个专门的袋子,里面装满了他历年来的无偿献血证和获奖证书。其中的一张荣誉证书显示,他2004年便已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和献血一样,我没多想就加入了。”他说,每一名志愿者的加入,都是在为创造“生命奇迹”增加可能性。
郑荣累计献血45次,其中捐献全血7200毫升、单采血小板40.6治疗量。凭借这份坚持,他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1次、银奖1次、铜奖2次。
在坚持献血的同时,郑荣还积极向身边人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他利用班会课、校园活动等机会,向学生们普及血液知识和无偿献血的重要性。“我带过的2009届孩子中,有一名周同学,他高考后给我发来信息并附了一张图,把第一次献血的献血证拍给我看。”谈起这事,郑荣感慨不已,“他说记得老师四年级就开始教导他们献血对身体有益,而且可以帮助很多人,所以他高考一结束就去献血了。”
在教育岗位上,郑荣曾荣获福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福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福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台江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谈起献血之路,郑荣说:“我所做的,虽是平凡小事,人人皆能为之,但其中蕴含的爱心与善意,却有着无尽的力量。”(记者 关志杰/文 叶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