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天气渐热,喝一口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果汁消热又解暑。但是如果把一些果汁放在冰箱太久,可能会引起“爆炸”,让冰箱成为“炸弹”,埋下安全隐患。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食物在冰箱里“失控”?一起来看看↓
百香果、杨梅汁、杨枝甘露
冷藏时间过长容易炸
如果冰箱炸弹有榜单的话,百香果恐怕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到了夏天,百香果随便泡点水搭配一些柠檬,就是香甜的百香果柠檬水,再放在冰箱冰镇一下,喝到嘴里凉凉的,很美味。然而,一不留神,自己辛苦挖了半天的百香果,炸了!
百香果果汁放在冰箱冷藏会炸掉,真的不怪冰箱。如果不放在冰箱冷藏会炸得更快。
像百香果汁这类自制的果汁,里面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如果装果汁的容器是密封的,气体没有办法排出,在容器中不断累积,超过容器的承受极限后就会炸。
果汁如果放在室温里,温暖的环境,微生物繁殖得更快,结果就是炸得更快、更早。做完的百香果汁没有喝完应该怎么办?这里有两个方法:
短期冷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好之后趁着微生物还少的时候,立刻放冰箱,冷藏2天不成问题。
长期冷冻。分装后,放入冷冻层,想要吃的时候解冻1瓶,或者当作冰沙吃,可以保存1—2个月。
同样,与百香果类似的还有杨梅汁、杨枝甘露,这些果汁密封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爆炸”,为了避免发生此类情况,请尽快享用。
可乐、啤酒等带气饮料
不要放入冷冻室
可乐、芬达、啤酒等放在冰箱也容易炸,原因是这类饮料固然有我们熟悉的“水变成冰,体积膨胀”。但这样最多只会让瓶子变形或者胀破,不至于发生爆炸。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二氧化碳气体的膨胀。
啤酒、汽水、苏打水这类饮料,在灌装的时候会往液体里冲入大量的二氧化碳。(啤酒里面的二氧化碳是酵母发酵产生的,灌装的时候会尽量避免二氧化碳流失)
二氧化碳本身不易溶于水,主要是因为有高压把它强制压到水中的。而当水冻成冰后,原本被高压压在水中的二氧化碳,重新以气体的状态释放出来,在汽水、啤酒瓶内造成巨大压强,当压强超过瓶身材料承受的极限,就会发生爆炸。所以,啤酒不要冷冻到冰箱哦!
自制辣椒酱、果酒放冰箱
一定要记得定期排气
青梅季来临,很多喜欢酿酒的朋友会泡一桶梅子酒。然而自制的果酒、泡菜、糟辣椒等放进去冰箱也是会炸的。
爆炸的原因跟百香果汁爆炸的原理相同,都是因为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区别在于酿酒、泡菜是我们主动打造出来一个适合微生物主动繁殖、发酵的环境。如果我们需要在家酿酒、做泡菜,可以选择定期排气或直接使用泡菜坛来研制。
古代的酿酒师,是会定期给酒精进行排气的;而泡菜坛子原理则是在坛口制造简单的水封结构,能够方便外界的氧气进入,同时可以让内部气体排出。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自己在家做发酵品,对微生物的控制无法做到精确,小白不建议尝试。即使是大厨,也要注意过程之中放气、吃的时候注意变质,一旦觉察不对,果断丢弃,千万别心疼。
最后提示大家,冰箱不是“保险箱”,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更需警惕,发现容器鼓胀、液体异味,别犹豫,立刻丢弃。
上一篇:大城“智治” 郑州“有数”
下一篇:早安四川丨“甜蜜”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