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肖榕)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优秀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发展,着力缓解学校体育师资和体育后备人才缺口,日前,由省体育局、省教育厅主办,福建教育学院、省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承办的2025年福建省退役运动员转任学校教练员培训班暨供需见面会在福州举行。
据悉,这是我省连续第三年举办供需见面会,今年更是首次联合省教育厅共同举办,共吸引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等70家用人单位和82名退役运动员参与。2023年以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专项招聘、内聘等方式,共招收了185名退役运动员进校任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发挥明星运动员效应,带动学校广泛开展体育运动。
去年,漳州市通过按需设岗,结合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学生兴趣和发展规划,新增6名专职教练员编制。在漳州市体育局二级调研员李韵风看来,退役运动员丰富的专业经验和实践技能,与体育教师理论教学优势互补,提升体育师资整体水平,“退役运动员将专业运动训练方法和技巧融入体育课程,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如花样跳绳、射箭等,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需求,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近年来,我省在推动退役运动员进校园任教上利好不断。2023年,省体育局、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四部门联合出台了《福建省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办法》。这是我省在国家出台《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后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的利好政策,也是目前有关退役运动员转任学校教练员政策含金量最高的实施办法。
此后,我省先后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人才保障促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若干措施》《关于提升退役运动员综合保障水平“六个一”行动的实施方案》等多份文件中强调,持续畅通退役运动员进校任教通道,推动解决学校体育教师力量不足、运动员就业渠道不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等难题。
在今年的全国中学生排球联赛上,福州第十六中学女排获得全国冠军,创造了全省校园女排的历史最佳成绩,该队的教练孙洋正是退役运动员。据福州市教育局体卫艺语处处长陈波介绍,2023年,福州率先在全省吸引退役运动员入校任教,3年来共招收38名退役运动员作为体育教师,吸收18名退役运动员作为学校教练员,有力增强福州市校园竞技体育师资力量,提升项目竞赛水平。
陈波希望,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继续关注一线需求,研究出台学校教练员管理和专业成长的指导性文件,为入校的退役运动员解决后顾之忧。
在今年的培训班上,省体育局首次把已进校任教的退役运动员纳入培训对象,并且委托福建教育学院设计培训课程、精选授课老师和组织培训考核等,更加贴近学校体育师资的实际需求,使得培训更具针对性,助力提高体育师资水平。
据悉,本次培训班共有50名退役运动员参训,授课老师为首都体育学院尹军教授和学校一线体育教练等,采取专题授课与实践演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方式,使学员深入了解学校教练员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和责任要求,帮助学员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他们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从而完成从运动员到学校教练员的角色转变。
省体育局副局长唐佑明表示,一方面期待各地市体育局、教育局和学校等用人单位能在招聘退役运动员上下真功夫,使优秀退役运动员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另一方面也希望各位运动员能抓住机会,开辟工作新赛道,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新价值。
下一篇:休渔期,讨海人的岸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