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苏浩 卢志坤 北京报道
近期,皓元医药(688131.SH)对上交所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中,几项数据格外抢眼:2024年年末,皓元医药存货账面价值高达11.63亿元,占流动资产比重达36.62%。同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9亿元。一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长226.3%。收购标的药源药物存在业绩承诺未达标情况。
针对公司存货高企及商誉问题,7月2日,皓元医药方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度,公司各业务的存货结构与业务特点相一致,不存在存货积压或产品滞销风险。前端业务方面,近年来为获取市场优势,公司采取前瞻性备库的策略,根据市场研究热点和下游客户需求情况进行提前备库,故近年来分子砌块存货余额有所增长。2024年,公司根据欧洲、美国、韩国等主要市场的客户需求新增了产品种类,尤其是重组蛋白大分子为市场新开拓业务所需备库。后端业务方面,公司主要聚焦于特色仿制药原料药及其相关中间体和创新药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业务,根据业务需求储备一定的药物原料药和中间体。
吞噬近六成利润
2024年,皓元医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高达1.29亿元,同比增长56.7%,占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58.63%。
在给上交所的回复中,公司将原因归结为两点:工具化合物业务规模提升导致备库规模增加;子公司安徽皓元马鞍山工厂生产初期产能利用率较低,折旧分摊计入存货成本金额上升。
皓元医药方面告诉记者,公司2024年度中间体、原材料和制剂类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较上年增加3582.4万元。主要原因为子公司安徽皓元在建工程陆续转入固定资产,2024年度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金额5040.87万元,较2023年折旧计提金额1880.34万元增加3160.53万元。同时,安徽皓元马鞍山工厂因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分摊计入存货成本金额上升。
“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与业务发展阶段相匹配,且对于保障公司未来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具有必要性。”皓元医药方面表示,公司高度重视存货的管理,通过动态优化产品矩阵与库存结构实现周转效率的显著提升。目前前端产品种类数基本处于稳定态势,2024年公司存货总体增速放缓,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周转效率,从而推动存货管理水平的持续改善。
业务分化加剧
资料显示,皓元医药主要业务包括生命科学试剂、特色原料药、中间体及制剂四大板块。但皓元医药四大业务板块在2024年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前端业务与后端业务的分化日益明显。
年报显示,2024年,皓元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20.75%。前端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和生化试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99亿元,同比增长32.41%,毛利率高达62.21%;后端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剂业务收入仅7.55亿元,同比微增2.49%,而后端业务中的产品销售部分收入3.72亿元,同比下滑13.98%,毛利率减少11.28个百分点,降至9.33%。
皓元医药方面表示,公司后端业务毛利率水平低主要原因是:公司仿制药业务因市场竞争加剧、下游客户将降价压力传导至公司使得公司产品售价下降。自2022年年末起公司由“委外加工”模式转变为“委外加工+自主生产”模式,自有生产基地的人工成本以及折旧、水电等制造费用分摊金额较大,单位成本高于之前的委外加工模式,导致公司产品的单位成本阶段性较高。
而创新药CDMO业务受投融资环境收紧的影响较大,且公司当前服务的CDMO项目以处于临床早期阶段为主,该类项目对CDMO服务的价格更为敏感,在融资环境收紧的背景下,该类项目更容易被缩减或调整,另外部分项目因首次开发成本较高,加剧了公司CDMO业务毛利率的下滑。
“公司后端业务领域随着创新药企业融资环境的回暖以及行业竞争局面的缓解,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业务的毛利率预计将保持稳中有升。”皓元医药方面说。
针对后端业务毛利率提升计划,皓元医药方面表示,将加速后端国际商务开拓及前后端商务联合,提升全球竞争力;同时积极调整业务和客户向高毛利的方向发展,加速原料药产品的落地,加速GMP体系触发并顺利通过FDA认证,积极提升产能利用率;持续加强ADC业务的技术迭代更新,加强公司在ADC方面抗体偶联一体化的生产能力,提升公司产能利用率。
触发业绩补偿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那笔高溢价收购触发了相应的业绩补偿。
据悉,当年皓元医药以4.1亿元收购药源药物化学(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源药物”)100%股权。彼时的交易溢价率高达617.19%——标的公司当时的净资产仅5716.74万元。
交易对方曾承诺药源药物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00万元、2600万元和3800万元,三年累计不低于7900万元。2024年报问询函回复却显示,药源药物存在“与累计净利润相关的业绩承诺未达标情况”。截至2024年年末,皓元医药商誉账面余额为3.01亿元,其中药源药物贡献了主要部分。
皓元医药方面向记者透露,2022—2024年度,经审核的药源药物累计净利润(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净利润,同时剔除对药源药物员工实施股权激励产生的费用后计算)为7849.46万元,与业绩承诺中的差异金额为50.54万元,业绩完成率为99.36%,未完成业绩承诺的金额较小。
而导致药源药物业绩承诺未实现的原因主要为:一方面,药源药物药学研究业务客户以创新药企业为主,受创新药企业融资环境收紧的影响,公司新订单的承接难度增加,加之行业竞争加剧,新承接项目的单价和毛利率存在一定的下滑;另一方面,受医药行业融资环境不景气的不利影响,药源药物客户的资金链紧张,部分项目因缺乏相关的运转资金,客户主动放缓了项目进展,导致原计划于当年度完成的部分项目未达到合同约定的里程碑节点,该部分项目按照成本等额确认收入,未对标的公司利润产生正贡献,进而影响了其2023年度、2024年度承诺利润的实现。
“上述事项已经触发相应的业绩补偿条款,公司已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药源药物化学(上海)有限公司业绩承诺实现情况、业绩补偿方案暨拟回购注销对应补偿股份的议案》,拟以总价人民币1.00元的价格回购并予以注销因药源药物未完成业绩承诺对应补偿股份4.77万股。”皓元医药如是说。
而对于3.01亿元商誉不减值的解释,皓元医药引用评估报告预测药源药物2025年可实现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19.23%。但在创新药融资未明显改善的背景下,19%的增速预测能否实现,还需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