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流量在于讲好“人”的故事
创始人
2025-07-05 02:11:55
0

转自:团结报

  □ 王志高

  随着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推介资源、吸引游客,早已从“拍美景”转向“讲好故事”。从宣传彩页到短视频,旅游广告的形式在变,内核却始终围绕一个关键——真正的“流量密码”,不在精美的后期剪辑里,而在特色IP的文化根脉里,以及“主客共享”的生活场景中。

  最具辨识度的故事,藏在地方特色的IP里。江苏“苏超”用一场场低价足球赛,意外激活了文旅市场的“一池春水”:10元左右的门票链接起淮安龙虾宴、常州消费通行证、扬州“四重优惠”,将13个设区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特色串成一张张城市名片;贵州“村超”则以山地足球场、民族服饰观众、原生态歌舞,让网络浏览量突破千亿次,带动榕江县旅游收入超10亿元。这些案例证明:真正的特色IP,不是刻意包装的“网红标签”,而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文化基因——它不需要“流量技巧”,只需要真诚展示“我是谁”。

  比IP更动人的,是“人”的温度。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古越,用“讲、诵、展、演”的方式,让红色历史变成年轻人听得懂的“青春课”;黑龙江哈尔滨导游董欣靠幽默语言和真诚态度,被游客称为“脱口秀”导游,让人忍不住二刷、三刷他带游的地点。当讲解员不再是背稿机器,当导游开始分享本地人常去的饭馆、隐藏的打卡机位,旅游便升级成一种“情感连接”——游客看到的是真实的生活,感受到的是真诚的互动。

  旅游最持久的吸引力,来自“主客共享”的生活场景。如今,陕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成了本地人散步的夜市,江苏苏州的双塔市集里游客和摊主共挑“水八仙”,云南昆明的篆新农贸市场中,游客举着相机拍鲜花饼制作,跟着摊主学说两句“昆明话”。菜市场正变身文旅新地标。这种变化的本质,是城市学会分享生活——不再把游客当“外人”,而是当“临时家人”。只有本地人真正幸福,才能吸引外地游客。当公园长椅上坐着唠嗑的老人,夜市摊位飘着锅包肉的香气,社区的广场响起广场舞的音乐,游客才会明白:这里不是“旅游区”,而是“生活的地方”。

  从“村超”的文化输出到“苏超”的门票经济,从讲解员的“因人施讲”到菜市场的“主客共享”,旅游广告的“流量密码”早已清晰——它在一个地方的故事温度里,在本地人的一颦一笑里。当城市从“景区”变成“家园”,这样的“流量”,才是有生命力的“留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朗普签了 转自: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
西安马拉松赛7月5日开始报名 7月3日,记者从西安马拉松赛组委会获悉:今年西安马拉松赛定档10月19日,将有3.8万人站上“西马”...
突发大消息!刚刚,特朗普签了! 来源:央视新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
以色列哈马斯或将谈判 【#以色列哈马斯或将谈判#】#以色列哈马斯有望停火#当地时间5日凌晨,总台记者获悉,以方已经通过相关...
【文明的力量】联盟引领,齐心共... 转自:安徽新闻网“咱们小区有20多年了,以前汽车、电瓶车都没有停车位,居民生活特别不方便。”近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