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司法破解“案易结事难了”
创始人
2025-07-05 01:41:49
0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邓 君 □ 本报通讯员 王蓓蓓 钟凤姣   一方真诚认罪悔过、赔偿损失,另一方获得精神慰藉与物质补偿,双方当事人均同意和解,矛盾得以化解。近日,在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主持下,通过司法调解,轻伤害案件双方当事人从当初怒目相视转为和和气气。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自首情节等因素,端州区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近年来,肇庆市检察机关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着力破除“就案办案”“机械司法”困境,依法推动轻微刑事案件刑事和解,为双方当事人创新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有效促进社会关系修复。   “我们把刑事和解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通过‘检察主导+多方协同’模式,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既感受到公平正义,也体会到司法温度。”肇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冯亮说。

达成和解

  “打打骂骂伤和气,和解解决更给力。”这一面来自当事人的锦旗,生动体现了刑事和解的效果。   廖某、林某是邻居,因停车问题多次发生矛盾。2025年2月,林某发现廖某停放车辆的位置影响自己通行,于是用生活杂物阻挡廖某的车辆。在廖某试图驾车离开时,二人发生争执,在推搡中廖某摔倒在地导致左足骨折,经鉴定为轻伤二级。   “这是一起简单的轻伤害案件,若是直接走司法程序很快就能结案,但两家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矛盾可能会持续恶化,不利于社会稳定。”2025年3月,该案移送端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认为,结案未必能“了事”,遂尝试推动双方刑事和解。   第一次调解时,林某、廖某各执一词、态度强硬。面对僵局,检察官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单独与一方进行沟通,先结合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帮助林某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再倾听廖某诉求,疏导其情绪。时隔4天,在第二次调解时,双方情绪明显缓和,同意“面对面”坐下和谈,检察官邀请了侦查人员、社区司法所调解员、街道综治办工作人员以及林某律师参与和解。   不久后,检察官主持开展第三次调解,检察官向林某家属说明林某行为的严重性和后果,人民调解员从维护双方共同利益出发,进一步引导“心连心”换位思考。林某写下保证书,主动向廖某道歉并承担赔偿责任。调解员与林某律师逐项核算赔偿明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二人还就多年未协商解决好的停车问题商量出了解决方案。   不久前,端州区检察院就该案召开听证会。鉴于林某已赔偿医疗费用,且与廖某达成和解,可以依法从轻处罚,听证员经讨论和评议,一致同意检察机关对廖某作不起诉处理的意见。

多元调解

  如何确保刑事和解案件办理公平公正?肇庆市检察院在端州区检察院试点经验基础上,牵头组建多元化调解队伍,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律师、退休法官、退休检察官、村居社区干部等纳入参与刑事和解的第三方,逐步形成“党委领导、司法协作、专业办案、专职调解、多元说理、事了人和”工作机制。   “我们尽力在刑事和解过程中体现柔性司法,案件当事人既可以自行选择第三方调解人员,也可以由承办检察官建议人选。”肇庆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贾军介绍。   在推进刑事和解的基础上,肇庆市检察院强化对困难群体的特殊保护,将司法救助线索作为适用刑事和解案件必审必查内容,对农民工、未成年人等因案受困特殊群体及时开展司法救助,纾解涉案当事人急难愁盼。   2024年以来,肇庆市检察机关促成刑事案件和解案件279件,绝大部分集中在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偶发性侵财案件和过失犯罪案件。所办和解案件无一信访上访、无一申诉上诉,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传递检察温度,实现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机制创新

  目前,肇庆市检察院已在全市推广应用“矛盾不上交、解忧不出门、服务不缺位”调解办案模式,不断提高刑事和解案件办理质效。   针对各县(市、区)在案件办理中遇到的个案如何适用的问题,2024年9月,肇庆市检察院印发《刑事案件和解程序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明确可开展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并规范和解流程,为一线检察人员提供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指引。   按照《指引》,肇庆市两级检察院均组建刑事和解工作专班,由业务骨干成立专业化办案团队,促进和解工作规范到位。同时,各县(市、区)检察院均设立专门的刑事和解工作室,配备同步录音录像设备,确保和解真实、自愿。分管刑事检察业务的副检察长多次带队到县(市、区)检察院开展业务督导,及时掌握基层办理案件的情况,将成效总结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材料。   今年4月,肇庆市、端州区两级检察院联合共建“刑事和解中心”,设置宣泄室、忏悔室、谈心室等多间功能室,建立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融合法、理、情的刑事和解工作法,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化解矛盾的效率。   “新时代检察机关不能止步于结案了事,更要追求政通人和。我们通过不断规范和完善刑事和解案件办理机制,让刑事和解成为修复社会关系的‘法治粘合剂’。”冯亮表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57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地时间7月4日下午发布消息称,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爆发...
广平:构建青年创业﹃强磁场﹄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记者 李文科 通讯员 武小凯 史欢欢 在广平县,返乡大学生创业正成为推动当地发展...
经济日报:为车市“内卷式”竞争... 破除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又见新动作。进入7月份,比亚迪在全国叫停“限时一口价”,启用新购车政策。特...
九句本周小结:N种方式 来源:灰鸽叔叔1、昨天参加了我们区“健康科普的N种方式”活动,并且担任了评委之一。工作最大的难点是,...
北京昨晚现明显雷阵雨,未来三天...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7月5日)白天,北京大部的明显降雨虽已结束,但未来三天在以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