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浦发银行重要集团成员,上海信托是改革开放后上海首家金融机构及国内首批成立的信托公司,自1981年成立以来始终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与人民美好生活。
7月2日,在浦发银行举办的“金融向善 信托为民”新闻通气会上,上海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表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市场。当前,我国财富管理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居民对优质财富管理的需求越发旺盛,家庭服务信托已成为重要发力方向。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上海信托的家庭服务信托单数累计约2000单,规模约30亿元,市占率排名全国第一。
依托集团 协同服务社会民生
陈兵向记者介绍,2024年以来,在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引领下,上海信托始终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围绕不动产信托、特殊需要信托、养老服务信托和知识产权信托等领域持续开展创新实践。这些创新不仅是浦发银行协同集团力量推进“金融为民”的体现,也是上海信托践行普惠金融的实践成果。
具体来看,近期上海信托落地全国首单“现金+不动产”的家庭服务信托,打破了信托服务主要面向超高净值人群的传统印象,使拥有房产这一中国家庭最常见核心资产的大众家庭,也能运用信托工具实现财富保障与代际传承。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以来,上海信托就持续推动不动产信托和养老服务信托的探索和应用,坚定不移解决信托行业“难而正确的事”。
2024年8月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第二十七条将不动产和股权信托纳入,上海信托作为唯一一家信托公司参与立法征询,并在上海市委金融办和上海金融监管局的牵头下,成功出台上海版本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并于6月9日落地全国首单“现金+不动产”的家庭服务信托。
该案例一站式解决了委托人关于母亲养老保障、子女未来支持、家庭财产保护、投资房产有效管理等多重核心诉求,展现了信托工具在满足个性化、复合化家庭财富管理需求方面的独特价值和灵活性,为大众家庭财富管理和传承一揽子服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信托参考模式。
另外,在特殊群体关怀领域,上海信托2024年11月落地上海辖内首单特殊需要信托,为残障群体、失能老人等民事行为能力瑕疵群体提供综合服务。通过“一个特殊需要信托账户”,整合多元资产、汇聚社会资源,链接生活照料、财产管理、养老服务等场景及服务提供方,实现专款专用与资金闭环。同时探索“特殊需要信托+”模式,与慈善信托嫁接支持公益用途,与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结合规范服务支付,与监护人责任险联动缓释履职风险,构建起“无障碍金融”服务环境。
在养老服务信托方面,上海信托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研发和创新,在上海金融监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于6月落地了独具信托服务特色的安养服务信托账户,努力通过信托制度解决老年人在财富传承、失能失智下的照护等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实现信托账户的普惠化。
此外,为进一步探索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信托方案,支持上海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落实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关于银行保险业做好“五篇大文章”中的指导意见,培育发展信托对知识产权领域的服务方案,进一步优化完善临床成果转化机制,6月26日,上海信托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合作的全国首单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临床转化)落地,开创市级医院临床创新成果公司化运营的全新路径。
发挥创新优势 探索为民服务新模式
随着消费市场持续升温,预付式会员制经济遍地开花,不过风险也随之而来。在此背景下,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凭借独特的制度优势,成为破解预付式消费困局的关键力量,迎来发展的重要契机。
据介绍,上海信托充分发挥信托制度在财产隔离中的作用价值,在上海市商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在2023年落地上海市首单预付资金服务信托。本项目以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支撑,将商户、消费者、政府管理部门、信托机构有效连接,建立了数智化、全链条、全线上的单用途预付卡资金管理机制,并配套开发了预付资金服务信托系统,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对于其运行模式及未来前景,上海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邹俪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付类资金受托服务信托的应用场景多样、覆盖面广,包括酒店、美容美发、餐饮娱乐、健身等预付式消费中的预付款管理,租车、租房、长租公寓、连锁加盟、二手房买卖等共享经济及交易中的押金管理,物业相关资金管理,以及补贴与赔偿款、工程结算资金等资金的管理。
邹俪进一步介绍道,在具体运作模式上,信托公司会设立专门账户,将消费者的预付资金与商户的自有资金严格区分开来。消费者对于其预付的资金,不再直接支付给商户个人和企业的账户,而是将资金支付给信托账户。信托账户具有财产隔离、独立核算和资金管理方面的优势。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信托账户内的预付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比如,当消费者消费时,信托公司按照约定的消费进度,将相应的资金划转给商户。如果商户出现经营不善、破产或者跑路等情况,信托账户中的剩余资金依然属于消费者,不会被商户的债权人追讨,从而最大程度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以防止商户挪用资金和卷款跑路等方面的风险。
邹俪认为,运用信托制度管理预付类资金,不仅可实现预付资金与其他资金的风险隔离,对信托财产进行安全保管,还可引入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担任监察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将沉淀资金投资于高流动、低风险金融资产,满足预付类资金管理的保值增值要求。
另外,风险处置服务信托近来也备受关注。今年3月,上海信托成立了“上信-凤凰7号服务信托”,规模超过40亿元,为化解项目危机、实现保交楼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这既是上海信托深入贯彻落实信托三分类监管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通过强化浦发银行集团战略协同,践行‘金融为民’的生动实践。”邹俪表示,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以债权人权益保障为落脚点,通过设立SPV(特殊目的机构)公司整合待处置资产,实现资产的有效隔离,为后续有序处置和运营夯实了发展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