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革命到教育重构:AI如何加速创新,重塑未来教育
创始人
2025-07-04 20:51:19
0

(转自:华为中国政企业务)

为什么农耕时代数千年,工业时代不到300年,而信息时代只有几十年,却创造了空前的财富和知识?

当人工智能成为史上无所不能的“最强大脑”,超越人类的学习能力,甚至能为所欲为,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开展教育?如何教?怎么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方法如何适应?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应用的探讨,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哲学追问。

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福建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改革暨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上,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从教育的第一性原理指出,教育是人类迄今最重大的发明。在今天的三元世界,原子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组成原理,0和1构筑起了数字世界,而电为物质世界和数字世界提供了无限的动能。这其中,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和思想、知识的载体,使得人类可以通过教育培养人才,创造知识、科技和文明,从而战胜了其他一切物种,走到生物链的顶端。

然而当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引发产业革命、范式之变和文明之变,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又该为何转,转什么,怎么转?从这三个基本问题出发,郑庆华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理念内涵。

为何转:一场无法回避的全域革命

🔼首先,AI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造物、物帮人类,到第四次智能化革命的人机混合智能、全面融合赋能,后者既改变生产力,又改变生产关系,既改变经济基础,又改变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所以其引发的变革是全方位、深层次的。

🔼其次,AI正在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郑庆华指出,AI正在系统性地整合人类历史上经验、理论、计算和数据驱动的四种科学研究范式,催生出以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和AI for Engineering(工程智能)为代表的新科研范式。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正朝着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的“四极”方向发展。

🔼第三,AI正深刻影响人类文明与文化创新。人工智能成为继语言、文字、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从“铅与火”迈向“光与电”,从刀耕火种迈向智能社会。人工智能正在冲击人类的主体地位,AIGC可能使人们对文化作品的价值判断产生混淆,影响原创,引发文化价值、伦理、 知识产权问题等,算法偏见将导致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受损。

延伸到教育领域,这意味着大学的核心使命——知识生产与创新策源,其基本模式正在被颠覆。过去,大学是知识生产的中心;如今,AI大模型正以惊人的速度生成、聚合、传播知识,在某些领域甚至展现出超越人类的分析与推理能力。正如郑庆华所言,当前高校85%的学科/专业是前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面临需求失配、内涵老化、名称陈旧、能力不适的问题。

这时,教育面临的挑战愈加突出。举例来说,教育的“慢”与科技的“快”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一是“周期差”拉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从30~60年减少至1~3年,而学校教育从新课程酝酿到使用,需要5~10年,造成教育的跟随性;二是“认知差”加深,学校的科学教育与业界的科技发展偏差变大,教科书未必能代表科学界的观点等问题凸显。

高校如何继续担负起科技创新策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大科学时代应怎样建设研究平台和组织模式,才能担负起科技创新策源这个功能?

转什么:

从“师-生”到“师-机-生”的教育新形态

这场重构最核心的体现,在于教育新形态的变革。郑庆华总结为,从过去的“师-生”二元结构演进为“师-机-生”三元结构。在这个新结构中:

📝教师(师)的角色发生重要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领学生“价值塑造、思维创新、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的引导者和AI助教的“训练者”。

📝人工智能(机)作为智能体,深度融入教、学、评、管、研全流程:它既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伴”,提供7x24小时的答疑和思维链引导;也是教师的“助教”,辅助备课、分析学情;更是科研人员的“智能助手”。

📝学生(生)的学习方式被彻底改变: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的、项目驱动的学习,以及如何与AI协同完成创新性任务。

郑庆华认为,“师-机-生”三元结构将以人机协同的新智商超越人类自身智商的局限性,实现互教互学、虚实一体、个性伴随,通过人对人的教育、人对机的训练、机对人的赋能、机对机的对弈改变未来教师、未来课堂、未来学校、未来学习中心的教育新形态。

怎么转:“五个转变”和华为的实践路径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与认知方式,大学唯有变革才能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变革。这需要:

转理念:AI赋能教育、改变人类的认知逻辑是一个必然趋势;转模式:校园+网络+AI大模型组成未来教育的三大基础设施;转手段:利用AI实现针对性地教、个性化地学、多元化地评、智能化地管;转场景:创造沉浸式、探究式、互动式的教学新场景,让学习过程从单向灌输变为游戏化、协同化、问题驱动式的深度体验;转业态:构建自主创新的AI教育新业态,培养适应自主创新技术体系的人才,确保科技向善和治理安全。

目前,教育部已公布两批50所高校率先探索“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案例;华北理工、江苏大学等28所高校启动“AI+智慧学习” 试点学校,一场“不转型即落后”的教育变革正在加速。

在这场教育变革浪潮中,华为扮演着关键的参与者与推动者角色。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部长卢永平指出,先进制造、软件信息等领域的人才短缺,正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教融合推向必须破局的战略高度。作为服务全球教育行业的科技企业,华为始终以“技术赋能+生态共建”双轮驱动,在教育数智化转型中交出了多份答卷。

围绕“人工智能+教育”,华为打造了“1+3”全场景解决方案。以数字化实训为基础,全球布局3000+ICT学院,1300+专业讲师,每年培养超过20万名学生,华为以其领先的产业实践助力全球ICT人才培养。同时,衍生出科研计算、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三大解决方案,推动教育数智化转型。

AI+教育:

从教学工具到科研创新的全链条赋能

01

在高等教育领域,AI不仅是提升教学科研效率的技术工具,更是驱动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实现科研范式革命的战略引擎。

在上海交通大学,依托昇腾底座,华为助力打造AI教学工具,将DeepSeek融入“交我算”平台,提供新一代大模型底座,升级了高数、线代、数学分析、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数学深度推理AI学习工具,解决了学生问题多,缺少思维链等问题,大幅提高了教科研效果。

在东南大学,基于校内昇腾算力平台,华为助力其为全校师生提供7×24小时AI教学服务,稳定响应,满足教学、科研及办公的连续性需求。未来可快速接入校本知识库(如学术资源、课程体系),打造“AI+教育”“AI+X科研”垂直领域解决方案,赋能学科交叉创新。

与此同时,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副部长袁亚儒指出,华为依托“算存网云安智”架构,利用AI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科研等解决方案,为教育行业带来了教、学、管、研、评的全方位赋能创新。

在宁夏大学,华为联合文华在线,打造面向课前、课中、课后的智慧教室解决方案,实现统一教学、智能教学;在中南大学,打造统一承载、智能运维为核心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实现全光校园、绿色低碳;在华中农大,打造出以AI4S、高性能计算HPC为核心的科研计算解决方案,加速了科研的自主创新。

产教融合样板:

从实训方案到现代产业学院的生态落地

02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得益于华为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的成绩,其构建了从基础计算、操作系统、数据库,到整机设备的全栈自主创新开放技术体系。通过这一技术体系,华为构建出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将ICT的最优实践总结提炼和课程化,开放给高校,从而为推动与科技发展速度同频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在沈阳工学院,双方联合推出“根智融合”生成式AI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构建了“模型调优-工程部署-产业应用”全生命周期研训体系,方案提供了模块化实训平台与多模态业务场景模拟环境,通过深度沉浸式交互设计强化学习体验,并结合行业典型案例的场景化解析,显著提升学员对大模型技术原理的理解深度与产业落地实操能力。

卢永平介绍,沈阳工学院与华为共建的国际化现代产业学院已取得显著成果:1、基础设施:建成26个前沿实验室,覆盖昇腾AI、鲲鹏计算、鸿蒙系统等六大技术领域;2、课程重构:完成97门课程数智化改造,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3、人才培养:弥合理论与实践鸿沟,培育出一批具备产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道”与“器”:AI赋能教育的交融之道

郑庆华描绘了AI时代高校重构的“道”,显然,华为提供了坚实的“器”之支撑。

郑庆华坦言,教育是“慢变量”,而企业和社会发展是一个“快变量”。当前,学习速度远落后于科技发展速度,造成学习时间普遍延长,这对新时代的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很明显,未来的大学不是知识的孤岛,而是与前沿科技、产业生态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在这场“道”与“器”的交响中,华为扎根数智教育,服务高校的科研创新、教育教学、智慧校园建设和人才培养, 以AI赋能教育数智化转型,通过“技术赋能+生态共建”,正为教育这一“慢变量”增添跟上时代的“加速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游戏厂商竞逐暑期档 新品扎堆... 中经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暑期来临,各大游戏厂商早已摩拳擦掌。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腾讯、网...
部分欧盟成员国政府和车企据悉希...   知情人士透露,部分欧盟汽车制造商和成员国政府正推动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达成协议,通过增加对美...
最新或2023(历届)元旦英语...   英语也是一门有很多学问的学科,需要的是我们平时的不断地去积累,这样才能慢慢地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
最新或2023(历届)英语手抄...   其实看英语电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英语方式,里面会有很多的人发音都是很标准的英语口语的发音,跟着...
最新或2023(历届)英语手抄...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重在积累,只要你积累的好的话,慢慢地下去你的英语成绩肯定会提高的,所以小编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