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小暑节气将至,不少医院已经陆续推出了“三伏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下午召开的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王凤云介绍,“三伏贴”是以中医的冬病夏治学说为基础制作而成的,主要以辛温走窜的药物做成,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运行将药物送达病所,达到祛除寒邪的目的,所以效果比较好。
王凤云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摄“三伏贴”主要针对的是受凉以后容易发作,或者在冬天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比如胃痛、慢性腹泻、消化不良、咳嗽、哮喘、鼻炎、痛经、关节炎等。
7月7日是小暑节气,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即将到来,“在夏季最热的时候,我们的毛孔是舒张的,气血代谢也是旺盛的,药物可以通过渗透的作用直达病所,祛除体内寒邪,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三伏天也是祛除寒邪最好的时节。”王凤云说。
王凤云提示,普通人贴“三伏贴”一般是4-6小时,但是以下四类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一,儿童。贴半小时到2小时即可,还要密切观察皮肤反应情况,如果有过敏要及时停用。
二,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反应跟普通成年人不太一样,也要密切观察有没有红肿、瘙痒。
三,孕妇。不主张贴,因为“三伏贴”里面都是一些走窜、活血的药物,避免形成胎动不安、流产等严重的后果。
四,糖尿病患者。因为这类患者的皮肤愈合能力比较差,所以他们在贴“三伏贴”时要密切观察皮肤的破损情况,一旦有问题要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