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广袤的田野上涌动着丰收的热潮,446亩菠菜制种基地迎来了收获季。翠绿的植株在骄阳下舒展叶片,微风拂过,掀起层层叠叠的绿浪,田间地头穿梭着农户们忙碌的身影,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笑靥里。
7月3日,在石河子村的菠菜制种田里,农户们正以娴熟的技艺进行收割作业。锋利的镰刀在手中上下翻飞,刃口紧贴地面划出优美的弧线。“唰唰”的割菜声与爽朗的笑声交织成夏日里的丰收乐章。刚收割的菠菜整齐地码成小堆,泥土与菜叶交织的清鲜气息扑面而来。“你看这菠菜秆粗叶壮,籽粒饱满,今年雨水也比较好,加上技术员手把手教我们科学管理,亩产比去年多了两成呢!”村民马合仁擦着额头的汗水,手中的镰刀不停,言语间满是自豪。
作为特色制种产业的核心产区,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依托天山北麓独特的光热条件和肥沃的沙壤土,近年来全力打造“企业+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引入专业制种企业建立全程闭环服务体系,从优质种源供应到田间管理技术指导,从病虫害绿色防控到保底价格收购,全链条保障让农户吃上“定心丸”。如今,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菠菜制种已发展成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于一体的富民产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试验田”、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始终把品质放在首位。镇上组建了专业技术服务队,定期深入田间开展‘把脉问诊’,从播种期的墒情监测到灌浆期的水肥调控,每个关键节点都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除了菠菜制种喜获丰收,470余亩香菜、2000余亩刀豆制种基地也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泉子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赵志鹏说。
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将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依托田园风光与制种产业景观,探索“农业+旅游”融合发展路径,让这片金色田野既当“种子银行”,又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制种产业正以蓬勃姿态,为乡村振兴书写欣欣向荣的篇章。(李夏 任东升 杜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