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4日电(陶拴科)自1996年北京市启动对口支援和田工作以来,近30年援疆历程见证了两地深厚的情谊与共同发展。北京市坚持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累计投入援疆资金逾300亿元,派出援疆干部人才3300余人,实施各类援疆项目2800多个,全方位助推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优化及民族团结进步,不断增强和田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生工程润泽和田 教育医疗惠及万家
援疆工作扎根昆仑山下,惠民工程接连落地,从现代化校园到智慧医疗体系,从新能源公交到抗震安居房,北京援疆用实际行动诠释“北京温度”,让和田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来自首都的关怀与支持。
北京援建的新疆和田学院外景图。李江江 摄当前,投资超过15亿元的7个固定资产“交钥匙”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其中,新疆和田学院二期项目作为北京市援疆规模最大单项投资工程,总投资达8.7亿元,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涵盖工科学院楼、农科学院楼、图书馆、体育馆等多项配套设施,计划于2027年初完成并投入使用。作为和田地区首所本科院校,新疆和田学院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当地高等教育水平,更为地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学院已累计接收北京市派遣援疆干部36名,助力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大教育援疆力度,推动和田县域内校园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学位短缺问题,提升教育质量。同时,通过京和职业教育协作,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和“送教下乡”活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提升。援疆教师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有效发挥“传帮带”作用,确保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医疗援疆方面,北京持续推行“组团式”医疗支援,十年来累计投入24亿元,建设改造20余所医院和30多所乡镇卫生院,配备先进医疗设备,并重点打造中医药发展及医疗队伍建设品牌。2024年7月上线的“北京援疆医疗专家线上挂号系统”,极大便利了和田群众预约北京专家咨询,极大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专业性。
北京市第十一批援疆医生携手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同事成功完成了入疆后的首例开颅手术。阿卜杜·合力力 摄绿色出行与居住环境改善同步推进
和田街头随处可见由北京市援赠的红色新能源公交车。作为继12年前捐赠60辆公交车后的又一重大支持,2024年北京市再次投入逾2亿元,援赠165辆纯电动公交车,配套建设充电桩及调度中心,推动公交绿色转型,切实方便群众出行,助力就业和生活便利。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北京市坚持发展中保障民生,重点实施抗震防灾工程。2024年补贴建设抗震房165套、棚改安置房300套,有效提升居民住房质量。同时,在兵团多个团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儿童福利机构和养老助残设施,实施污水提升改造工程,持续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筑牢民族团结基石,共绘和谐画卷
多年来,北京援疆坚持“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文化交流”的综合战略,推动和田地区各族群众在发展中增进理解、融合共生。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支撑。
如今,和田的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馆、棚户区改造及污水处理厂等援疆项目遍布城乡,惠及各族群众。北京援疆三十年的深耕细作,不仅改变了和田的面貌,更在民族团结进步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