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C、D团体预赛日前在郑州落幕,标志着十五运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预赛全部顺利完成。从4月23日在福建宁德启幕的A、B组团体预赛,到5月20日至23日在湖北荆州举办的单项预赛,再到6月20日至23日在河南郑州进行的C、D组团体预赛,三次比赛共吸引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行业体协共1790名运动员参赛。这场以群众为主角的羽毛球盛宴,正在神州大地掀起一次次全民全运热潮。
全民参与 点亮全运梦想
从2017年全运会设置群众比赛以来,参加全运会成为民间体育达人的梦想。为了让更多羽毛球爱好者走向全运会舞台,帮助他们实现参加全运会的梦想。十五运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增设了三场制混合团体赛,使参赛人数创下群众羽毛球赛事新高,吸引了更广泛的民间高手加入,其中团体赛事共有99支队伍参赛(A组27支、B组23队、C组25队、D组24队)。云南队时隔30年再次登上全运会舞台——通过覆盖云南省10个市、州的选拔赛,吸引了220名运动员参与,最终来自6个地区、23个行业的39名选手代表云南队出战。
赛制改革中,最具突破性的创新是在D组团体赛特别设立“老将组”——55岁以上具有专业背景的选手可以参加混合团体赛中的混双比赛(每场至多出场1人),让退役老将们在赛场上延续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和激情。三站预赛中25岁至64岁的巨大年龄跨度,让“全民参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拥有40年球龄的云南62岁老将李锦华在登上全运舞台后的感言,道出了群众羽毛球选手的心声:“这枚球拍承载的不仅是胜负,更是每个普通人触摸梦想的权利。羽毛球没有更高,只有更好。”
全民同乐 共享全运荣光
“云南队,云南队,噻噻噻咯噻。”在郑州举行的C、D组团体预赛中,看台上不时传来云南队别具一格的加油声。领队宗琼飞带领没有参赛的运动员,用特意创作的加油歌给队友加油。“我们云南人能歌善舞,队员的激情感染了我,我就想着把热情传递给全国朋友。”宗琼飞也是羽毛球项目的国家级裁判员。
“咚咚咚”从荆州赛区到郑州赛区,陕西队携带大鼓擂响助威强音。而在荆州举办的单项预赛,陕西队球迷驱车600余公里奔赴赛场,携带战鼓、喇叭组建“最强应援团”。“只要有一名队员在战,全员绝不退场!”陕西领队李英达表示。
无论是运动员还是工作人员,参与全运会群众比赛的每一个人,都在享受这场全民全运之旅。辽宁队的刘杨在荆州单项比赛时担任检录长,而在郑州C、D团体赛时,他成了一名在场上拼搏的运动员。无论是成为国家级羽毛球裁判的15年,还是坚持打羽毛球的20多年,无不体现着刘杨对羽毛球的热爱。“不管担任什么角色都是在推动羽毛球运动发展,能够参与全运会这样高规格的比赛非常光荣。”
此外,羽毛球三站预赛也成为促进各地运动员交流互动的平台。河南郑州联动伏羲山景区推出运动员专属福利,福建队员赛后打卡“大玉米”、二七塔等郑州地标,东北队员更向全国球友发出热情邀约“来哈尔滨必须安排”,并与安徽队赛后互加微信,相约“主场再战”。他们之间的互动,有效促进了跨地域文化交流和体育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