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河北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并进,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让中国式现代化在燕赵大地展现勃勃生机。
7月3日起,本台推出《活力中国调研行·河北篇》专栏,多路记者实地走访、深度调研,带您一同感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洞见一个立体、生动的活力河北。首篇来看,垂直大模型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这几天,北京的一家精密机械制造企业打算在廊坊租一个3000平方米的恒温厂房。根据以往经验,负责人提前两个月就开始了实地考察。
北京航天盛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行政经理 王东娟:
找厂房都是通过中介,然后到实地我们去看的时候,面积或者我们对于温度的这种要求它不太符合,也是比较麻烦、耗时。
投资选址难,是很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据了解,全国每年有200多万家制造业企业有选址需求,如何帮助他们快速匹配,精准对接?廊坊市与清华创业团队立业云携手,采集了廊坊域内600多个园区厂房、140个维度的要素信息,在今年3月份上线了京津冀首个AI招商选址大模型"立业廊坊"。
立业云首席执行官 赵泓宇:
针对线下选址业务的场景,我们有很多的经验和方法论,也就叫知识库。趁着这次大模型的浪潮,以DeepSeek为底座,上边有独有的园区大数据,还有我们的线下业务实践的知识库,两个融合在一起,训练出来了第一个选址大模型。
小芳,请帮我选个物流厂房...
大模型在30秒内就推荐了四个厂房,王东娟和同事"按图索骥",实地考察后,很快就选中了其中一个。
北京航天盛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行政经理 王东娟:
厂房高是7米,然后有地源热泵能调节这个温度和湿度,很符合我们的要求。
立业云固安选址中心经纪人 曹建兵:
我目前成交的客户,98%都是通过咱们AI选址大模型,精准匹配(厂房园区)。
以固安县为试点,立业廊坊上线三个月以来,共收到360家企业的选址委托,完成项目签约35个,选址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
而大模型不仅能帮企业高效选址,在田野乡村也能一展身手。香菇是承德平泉市的特色产业,去年年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记者在当地一家香菇种植基地里看到,香菇正陆续出棚,其中有不少是花菇品种。
承德宸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文秀:
花菇就是表面有白色裂纹,然后朵形比较圆整的,这种菇它的等级比较高,而且它的营养价值更高,比普通香菇大概要贵30%左右。
种香菇是个技术活儿,种花菇更需要丰富的经验。如何把花菇种植经验转化成可量化的数据,帮助农民增收?平普科技研发出一款香菇生产预测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历年香菇生长数据,模拟分析出花菇的最佳生长环境,生成管理决策。与此同时,将大模型植入大棚内的物联网设备中,帮农户精准管理。
承德宸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文秀:
这样就能根据我们香菇的实际生长环境实现远程、精准化调节,它的花菇出菇率可以保证在40%左右。
大模型开发过程中,平普科技还将采集到的平泉香菇种植面积、出菇时间、产量、销量及均价等信息,打包成高质量数据集。今年3月,这些数据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市完成了第一笔交易。
平普科技联合创始人 栾德刚:
这笔交易就是在一万多块钱左右,下游购买方,主要是种植企业和生产加工企业。后续我们还会去扩大整个平泉香菇产品的数据量,还有数据维度,让产品更有价值。
围绕重点行业场景需求,加速垂直大模型落地应用。目前,我省已经在钢铁、化工、港口、能源、农业等26个领域研发了292个大模型。接下来,全省将围绕八大产业、各市主导产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以及医疗、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挖掘大模型应用场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数字经济处处长 姜霞:
未来我们将重点搭建行业、人工智能、算力企业、投融资机构、数商等多方参与的垂直大模型应用生态平台,为模型落地应用找场景、找技术、找数据、找算力、找资金、找人才等资源,助力大数据、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