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每次扫码充电
竟默认划走0.09元
“安心充”服务费
短短两个多月
15万余人次在不知情中
向山东米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支付了超10万元服务费
近日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4起
服务型执法典型案例
其中这起“充电服务搭售案”
揭开了充电服务中暗藏的消费陷阱
基本案情:
2024年7月,山东省济南市市场监管局接群众举报后,依法对山东米萌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
经查,当事人购进充电桩和软件平台,在济南市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经营充电业务,自2024年4月3日起,上线“安心充电”保障服务(针对充电正常开启且充电过程中充电车辆发生自燃、爆炸等意外事件提供补助与保障服务,单次费用0.09元,月包费用1.88元),该项服务是充电时搭售的一项有偿服务。
2024年4月3日至6月7日期间,消费者每次支付充电费时,默认另外支付“安心充电”保障服务单次费用0.09元,此期间当事人共收取费用1170572次,违法经营额合计105351.48元。当事人主动与软件平台协商,于2024年6月7日关闭了该项服务的默认开关,改为提供“安心充电”与“普通充电”两种选择,在多个页面增加了用户了解“安心充电”保障服务的入口,详细介绍“安心充电”保障服务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说明。2024年8月10日至8月12日,当事人将2024年4月3日至6月7日收取的“安心充(单次)”保障服务费用全部退还用户,共计返还账户151081个,退款金额共计105351.48元。
济南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当事人将搭售服务作为默认同意选项的行为,违反了《电子商务法》有关规定,但是当事人发现问题后主动协调软件平台取消搭售服务,调查期间如实陈述违法事实并提供证据材料,主动退还搭售服务费用,根据《行政处罚法》和《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规定,决定对当事人不予行政处罚并进行教育。
资料图片据悉,2024年6月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明确,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应按照明码标价有关规定,在充电场所、手机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号等醒目位置分别标示充电电价、服务费项目与收费标准。
典型案例意义守护群众身边“关键小事”:本案执法部门通过查办一起案件,指导规范充电桩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同时,从消费者关心关注的充电费用退赔入手,指导充电桩企业将搭售服务费用全部退还,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以监管为民理念激发市场创新活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行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技术迭代、盈利模式等尚未成熟。本案执法部门全面深入调查违法行为发生的原因,综合考虑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兼顾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新兴行业的特点、主动退款消除危害后果等方面因素,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既坚守了法律底线,又释放了监管善意、提振了发展信心。案后,执法部门系统梳理企业诉求,深入企业、行业协会及发展改革委、住建、电力等主管部门开展调研,助力企业破解发展瓶颈。
消费提醒
扫码充电时
务必擦亮眼睛!
为避免类似“被搭售”情况
请牢记以下几点
支付前“多看一眼”:扫码进入支付页面后,切勿直接点击“确认支付”或“立即充电”。务必仔细查看支付明细,确认总金额构成,警惕是否有额外标注的“服务费”“保障费”“保险费”等名目的附加费用。
主动寻找“选择按钮”:留意支付页面是否有勾选框、切换选项或“套餐选择”。消费者应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模式,默认选项未必是你想要的。
了解附加服务内容:如果有收费的附加服务,应仔细阅读该服务的具体保障范围、免责条款和费用标准,判断自己是否需要。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编辑/李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