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全国第一看“两山”转化路径
创始人
2025-07-04 14:55:32
0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也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标识性概念。20年来,在中国版图上,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持续厚植。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贵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石漠化治理面积全国第一:“金果果”巧治“地球癌症”

  “所有的蜂糖李都采自核心区,当天采摘当天发货,甜蜜直达……”

  在贵州安顺六马镇蜂糖李种植大户陈绳勇家的果园里,来自江苏的直播团队主动上门直播带货。

  去年,当地蜂糖李出园均价达到每斤27元,终端零售价格最高达到每斤168元,安顺全市蜂糖李总销售额突破38亿元。在这个丰收的夏日,果农们喜收致富的“金果果”。

  而曾经,就在这里,遍地的石疙瘩将土地划成“巴掌田”“鸡窝地”,被誉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让这一方水土养不活这一方百姓。

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石漠化土地

  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曾是全国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2005年贵州石漠化面积达375.97万公顷,全国第一,覆盖全省88个县市区中的78个。

治理石漠化,是一场“绝处逢生”的攻坚战。

  1998年,原贵州省计划委员会联合原省林业厅向国家申报《贵州省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和项目建议书》。随后,贵州不断探索科学、精准治理石漠化,按照各地石漠化严重程度,分类分级施策。重度石漠化地区以封山育林育草为主;中度石漠化地区种草发展畜牧业;轻度石漠化地区大力发展经果林。

石漠化土地上的花椒林

  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熊康宁是最早参与贵州石漠化治理的人。他告诉记者,“十二五”之后,贵州将石漠化治理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山要变绿,人也要变富。

  经过近30年攻“石”增绿,贵州治理石漠化面积1.35万平方公里,面积居世界第一,森林覆盖率连续增幅全国第一。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外交部发言人的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卫星对比图,展示了当地十年时间的石漠化治理成效。

  如今,曾是石漠化重灾区的贞丰县花椒百里飘香,大方县的樱桃娇艳可爱……从被动治石到主动植绿,贵州在石缝中探索出一项项可供世界借鉴的石漠化治理良方,打通了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

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网红景区”的绿色经济

  今年6月,法国游客安度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梵净山欣喜地表示:“这里的美超出了预期,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体。”

  几乎同一时间,在几公里外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科考队员们正沿着平均海拔2200米的老金顶山脊行进,他们要徒步近4个小时,通往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梵净山冷杉的“家园”。在面积1km2的梵净山冷杉集中分布区,科研人员李海波欣慰地发现,他们培育并移栽的幼苗,相较去年已经生长了3厘米。

梵净山美图

  保护区内人迹罕至,森林覆盖率高达97%,那里自由生活着7925种野生动植物。

  而紧邻保护区的梵净山景区,因极致的山地景象,成为游客必打卡的“网红景区”,2024年,景区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198万人次。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统一,梵净山不断探索:保护区内,46公里长的生态廊道为“地球独生子”黔金丝猴营造自然生长扩张条件;120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梵净山冷杉幼苗首次野外回归。梵净山下,一场马拉松拉动消费总额5.17亿元;梵净山景区带动当地接待国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14.5%、15.7%。

梵净山马拉松图

贵州拥有梵净山、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云台山四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四个遗产地均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其中三个被纳入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主打品牌“黄小西吃晚饭”(黄果树瀑布景区、荔波小七孔景区、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赤水丹霞景区、万峰林景区、梵净山景区)。2024年贵州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次分别增长10.4%、13.3%、81.8%。

  通过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贵州让自然珍宝的生态魅力和旅游价值得以长久延续,正是贵州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抹茶产销量全国第一:“贵字号”农产品点绿成金

  “中日交往甚多,以贵州抹茶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今年6月,在2025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贵州活动周上,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馆长、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部部长邬胜荣这样推介贵州抹茶。

大阪世博会上的抹茶

  在抹茶大国日本,贵州抹茶受到欢迎来之不易。2024年贵州出口抹茶210吨,销往47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今年首次打开了日本市场,足以证明贵州抹茶的市场认可度。

  “欧洲对抹茶的需求巨大,贵州的茶园生产是干净可控的,向世界提供着真正健康的饮料。”今年5月,2025第六届茶业大会上丹麦茶叶协会创会主席亚历克斯·凯伊这样点赞贵州抹茶。

  贵州抹茶的产业基础,是700万亩贵州干净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发展优势”,贵州茶牢牢抓住了贵州的生态优势,严控茶叶种植流程,打造出贵州干净茶品牌。

  如今,贵州的“两红三绿一抹”(遵义红、普安红;湄潭翠芽、都匀毛尖、雷山银球茶;梵净抹茶)畅销全球。2024年,贵州茶叶产量超3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900亿元。

  同样借助优良生态环境这一最大发展优势的,还有辣椒、刺梨、中草药等特色生态农业产业。贵州63%的森林覆盖率是林下经济的天然温床。天麻、石斛、太子参等五大药材产量全国第一。一批市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贵字号”农产品品牌,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成为“两山”转化的有效路径。

绿色之会 如约而至

  本周末(7月5日至6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如约而至,作为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成功举办12届,搭建了全球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桥梁,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全球生态文明转型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牢记嘱托,黔山秀水间,贵州的生态优势正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奋力展现山清水秀、绿色低碳的美丽贵州新风采。

  记者:刘粒粒

  编辑:王琰

  责编:龙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物流地产龙头ESR正式退市,管...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婷婷亚洲最大物流地产商ESR正式告别资本市场。7月4日,界面新闻获悉,ESR从香...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你公司...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你公司与澳州LAVO公司合作投产的固态储氢项目已转入商业化阶段没?董秘回答(...
*ST四通(603838.SH... 2025年7月4日,*ST四通(603838.SH)公告称,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亏损1100万元...
未来设计风暴 × 百年典藏巡礼... (转自:汽车纵横AutoReview)感谢业内人士对本次参观的支持,我们已经陆续收到来自各方的报名邮...
国投中鲁:拟购买中国电子工程设... 每经AI快讯,7月4日,国投中鲁(600962.SH)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国家开发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