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光伏”助推发展“多点开花”——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能源协同实践
创始人
2025-07-04 14:42:20
0

转自:东营日报

碧波万顷的渤海湾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近日,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HG14海上光伏项目施工进度持续提速,目前已完成1562套光伏平台的吊装施工,整体进度达53.23%,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7.8亿千瓦时。

“这一速度的背后,是多方协作的结果,其中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和保障能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HG14项目部海工专责张波说道,项目50%的海域位于开发区管辖范围内,其中1476个光伏平台的组装、运输任务全部由开发区广利港大部件码头承担,“这里场地开阔,距项目海域仅18海里,是理想的‘后勤基地’。”同时,张波算了一笔账,选择该码头运输,每个平台能节省物流成本0.82万元,1476个平台累计降本超1200万元,更关键的是时效优势——从组装完成到装船完成仅需2小时,为后续调试赢得了宝贵时间。

项目关键施工环节正是光伏平台的制作、安装,而在开发区广利港大部件码头,15.7万平方米的专用堆场见证了项目的高效推进。

回忆项目推进过程,东营市广利港东凯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生伟说道:“我们采用‘模块化’作业模式,实现光伏平台组件进场、组装、检测、装船无缝衔接。”这种高效的运作模式,使得平均每天可发运6个平台,单日最高吞吐量达到640吨,比常规作业效率提升50%。

针对风电装备等大件货种特性,码头创新构建全流程作业体系,实现作业精准统筹,形成涵盖运输线路规划、堆场智能调度及船舶协同作业的完整服务链。得益于此,码头腹地风电企业的产品从出厂至码头前沿仅需10分钟,运输成本显著降低,交付时效得到有力保障。

“不仅如此,我们为落地项目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从前期审批到后期运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东营市广利临港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磊介绍,这种服务模式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为项目的快速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该光伏项目顺利推进,开发区新能源产业正加速形成规模效应,为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实现新能源产业“多点开花”。国内首套单机容量最大储能系统投入运行,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东营百兆瓦级储能项目成功并网;地热清洁供暖工程成功纳入全省试点,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的高效转化;开发区正在打造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配套最齐全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建设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依托广利港和广利临港产业园的优质配套资源,重点布局海上风电主机及大部件生产、核心部件和关键材料生产、海上风电装备测试认证三大基地。截至目前,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已签约落地中船海装、金雷重装、双瑞叶片等产业链项目37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项目7个。(记者 商雅雯 通讯员 朱枫珍)

编辑:赵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健康热搜谈】年纪轻轻,为何会... 近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位26岁的女性患者,检查发现其卵巢功能严重衰退,相当于45岁...
遵义市第四届运动会在务川开幕 ...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张驰翔) 7月3日晚,遵义市第四届运动会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开幕。本届...
天永智能:控股股东拟以1.97...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潘建樑)天永智能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茗嘉投资通知,因自身资金需求...
多只热门股炸板!创新药、银行走... 周五午后,在银行保险上涨的带动下,上证指数盘中出现一波快速拉升,最高涨至3497点,然后出现回调,收...
张先八十岁娶妾,苏轼写了一首诗... 在很多历史迷看来,宋朝并不算一个扬眉吐气的朝代。它领土狭小,并未完成大一统,而且在对外战争中,总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