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朱文达
近日,主题为“向新力”的“2025正和岛案例共学年会暨AI+先行者创新大集”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董事长贾少谦受邀分享了海信56年来不断“向新”的实践。他表示,A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海信在内部提出,坚定不移推动AI战略,持续引领行业,已加快布局机器人等相关产业。
“‘向新’两个字,看似简单,却藏着企业永续经营的密码。”贾少谦表示,过去56年,海信以全球视野重构产业边界,在夯实家电主航道的战略锚点上,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发力。海信以AI和数字化技术为引擎,升级产业基因,推动传统家电产业向智能制造进化、向智慧家居进化,同时布局半导体、智慧能源、汽车电子等战略赛道,培育面向未来的增长引擎。
贾少谦认为,海信的产业向新之路,本质上是一场以十年为单位的“技术苦行”。无论是激光显示产业,还是半导体产业,海信在每一次革命性技术迭代和产业爆发前,都至少经过十年的前瞻洞察与技术储备,要忍受“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孤独和寂寞。“我们深刻感受到,技术突破必须与用户场景深度绑定,才能实现产业级创新,才能实现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跃’。”
AI是海信目前重点布局的技术落点。在显示领域,海信洞察到AI时代的电视应该具有四大新价值,即视听越来越真实、交互越来越简单、运行越来越流畅、服务越来越多样。为此,海信围绕AI+显示、AI+体验、AI+场景,重构以用户为尺度的AI科技,为其带来实实在在的应用体验。2024年,海信自研的星海大模型在C-Eval榜单(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爱丁堡大学等联合构建的中文大模型评估套件)排名行业第一。
海信正在加快机器人等AI相关产业布局,为未来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2024年,海信获批筹建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也是国家《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的主要参编单位。此外,海信还联合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成功获批国家“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面向柔性装配的类人形智能装配机器人》项目。
“阳光之下,力战者未必能胜,快跑者未必先达,企业向新,比拼的是持久力和组织的系统能力。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只要发展,‘向新’将是企业永久的命题。”贾少谦认为,中国企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的数字化转型。谁率先完成这场蜕变,谁就能抢占加速度,构筑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海信内部已掀起新一轮变革,全面系统开展数字化转型。当AI技术从顶层设计渗透到企业的每条毛细血管、渗透到更多的一线场景,让企业的每个“细胞”迸发创新活力,企业就能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