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财观
来源|中访网
责编|何小琪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银行股IPO的动态始终备受关注。6月30日晚间,A股三大证券交易所迎来一场IPO盛宴,41家企业新增受理,而东莞银行与南海农商银行更新招股书资料,IPO审核状态从“中止”变为“已受理”,成为银行板块中的焦点事件。
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成功上市后,银行A股IPO的大门仿佛被悄然关闭,众多银行在上市之路上艰难跋涉。湖北银行、广州银行、东莞银行等城商行以及南海农商银行、昆山农商银行等农商行,虽积极冲刺A股,却长期处于等待状态。其中,广州银行甚至在今年初因等待无果而撤回申请,暂时终止了A股IPO进程。
此次东莞银行重启IPO审核,其自身的经营数据成为市场审视的重点。从财务数据来看,东莞银行在2024年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全年实现营收101.97亿元,同比下滑3.69%;营业利润38.25亿元,同比下滑9.81%;净利润37.3亿元,同比下降8.2% 。净息差从上年的1.61%降至1.26%,净利差为1.35%,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且两者已连续3年下滑,去年下滑幅度更是加大。成本收入比近三年持续上升,达到39%。
不过,在资产规模方面,东莞银行仍保持着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近6727.3亿元,较上年底增幅6.97%;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655.5亿元,较上年底增幅11.54%,其中公司贷款2287.9亿元,较上年底增幅7.84%;吸收存款总额4384.2亿元,较上年底增幅4.77%。在资产质量上,不良贷款率1.01%,虽较上年底增加0.08个百分点,但在城商行中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为212.01%,资本充足率13.93%,一级资本充足率10.3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9.31%,较上年底均有上升。总体而言,东莞银行不良率较低,资本充足率处于城商行中游水平,但业绩的下滑使其盈利短期内面临压力,如何在降本增效上取得突破成为关键。
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已成为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东莞银行积极布局科技金融领域,其“潮玩知识产权贷赋能潮玩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广东省科技金融典型案例。在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的指导下,东莞银行针对潮玩科技企业特点,创新推出“潮玩知识产权贷”。该产品信用额度高达3000万元,担保方式灵活,可采用专利权、版权质押担保或组合担保。2024年以来,东莞银行深入走访潮玩企业,结合产业特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红利,为客户提供线上申请、一站式质押登记、低成本融资等特色金融服务,并通过漫博会等平台开展宣传,实现政策与服务的精准触达,累计为潮玩企业发放贷款超10亿元。
此外,东莞银行搭建的“股贷担保租服务队”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也颇具亮点。通过整合银行、股权投资机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资源,形成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生态。这种模式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向早期科技项目、中小微科创企业以及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倾斜,落实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金融服务导向。
对于东莞银行而言,科技金融的布局或许是其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与艰难的上市之路上的一张有力底牌。一方面,科技金融业务的拓展有助于东莞银行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从而改善业绩表现,增强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积极投身科技金融领域,契合了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有利于提升东莞银行的品牌形象与政策支持力度。
然而,东莞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探索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目光投向科技金融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科技金融业务涉及到知识产权评估、科技企业风险判断等多个复杂领域,对银行的专业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对东莞银行的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从更广泛的行业视角来看,银行IPO的停滞与重启,不仅反映了单个银行的发展状况,也折射出整个银行业在资本市场的境遇以及金融行业的变革趋势。在当前资本市场注重投融资平衡、对中小银行融资持谨慎态度的背景下,中小银行面临着业务同质化严重、区域经济波动冲击资产质量、数字化转型滞后等多重挑战。而科技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前沿领域,为中小银行实现差异化竞争、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供了新的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