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是水蜜桃上市的季节。无锡市阳山桃文化残疾人创客中心内,游人络绎不绝。在这里,各类桃核雕刻饰品琳琅满目,吸引游人购买。而这些作品,均出自当地18名残疾人之手。
走进阳山桃文化残疾人创客中心,淡淡的桃木清香扑面而来。残疾人工艺师们正在专心制作各种桃木桃核工艺品,一旁的作品展区围满选购的游客。
吴健今年49岁,是一名重症肢体残疾人,也是这里的一名核雕工艺师。两年前刚加入时还是个雕刻“小白”,如今,吴健已在创客中心直播间“唱主角”,“圈粉”众多:“我加入创客中心,跟俞振、臧志英两位师傅学桃雕和工艺编织技艺,朝八晚四,中间午休1小时,月工资3000多元,有‘五险一金’、午餐免费,工作间有空调。每当卖出去很多东西,心里会很快乐,很高兴,自己做出来的东西。”
经过两年的培训和苦练,他和团队成员手艺精进,从照抄模仿向兼收并蓄、自主设计转变。原先工艺简单粗糙,也变得造型复杂精致。吴健告诉记者,桃核有独特纹路孔洞,要随形变通、因势雕刻:“比如,加班一天雕10个桃核‘普通花篮’,每个卖30元,收入300元;而技术好的,雕刻有80枚齿轮的‘榴莲花篮’,每个就能卖180元;要是雕个‘十八罗汉’,能卖1800元……我们就苦练技艺,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从零基础到工艺师,如今,吴健的作品已经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纪念品。在这里,像他一样的残疾人还有17名,他们都通过核雕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重拾生活信心。吴健告诉记者:“像一般我们在外面找工作的时候,都是非常的困难的。我来这边两年多啊,学习了这个桃核跟桃木的雕刻,现在也是对这个也产生了爱好,对自己又有了信心,家里人也对我们也放心,包括我们的收入都是特别的好,也特别感谢对我们的残疾人的关心和关爱。”
这个特殊的创客中心,不仅改变了残疾人的生活,还为当地文旅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桃木雕刻、桃枝编织等特色产品,已成为阳山旅游的特色伴手礼。阳山镇阳山村党总支副书记 钱美娜说,在这个充满桃香的创客空间里,珍贵的是一个个被重新点亮的人生:“我们一共是招募了18位残疾人在这边做桃木手工艺品。我们也是请了专门的核雕师傅,为他们传授雕刻技艺。这两年年销售持续突破70万,实现了这个基地的自负盈亏。我们这个工作室,也被评为无锡市唯一的以残疾人为主体的非遗工坊。”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徐仁飞 无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