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
创始人
2025-07-04 10:18:28
0

转自:河北法制报

□ 本报记者 吴艳丽 刘卫峰

在唐山市中心城区路北区,一场依托城市运行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城运中心)的基层治理革新正在稳步推进。作为人口密集、流动性强的区域,路北区曾面临矛盾纠纷多发、治理难度大等难题。如今,该区创新打造“网上枫桥”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大数据、信息化优势,搭建起全域覆盖的治理网络,实现矛盾纠纷云端化解、民生诉求指尖响应,全面升级拓展中心城区社会治理新场景。

智慧中枢:构建“一网统管”新架构

近日,记者走进路北区城运中心,巨幅智慧大屏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网格员巡查轨迹、案件处置进度、风险预警点位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个“城市大脑”于2022年6月建成投用,以“一屏观路北、一网管全域、一人通全岗”为目标,构建起“镇街—社区(村)—单元”三级网格化治理体系——全区划分为13个镇街级网格、256个社区(村)级网格和2680个单元网格,256名由社区(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的网格长、2680名由社区(村)“两委”干部兼任的网格员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我们的网格员都是公职化身份,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是问题的‘发现者’,更是责任的‘承担者’。”路北区城运中心主任任宇飞介绍,为破解基层治理力量分散难题,路北区将公安、应急、城管等部门力量“嵌入”网格,2146名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律师及19801名网格辅助力量下沉一线,同时,政协、司法行政、妇联等部门对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妇联干部下沉网格也进行了安排,形成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工作格局。在城运平台上,每个网格的人员力量都“落图”显示,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确保问题发现后“有人管、管得快、管得好”。

数字赋能:创新矛盾化解全链条机制

在路北区城运中心的巨幅智慧大屏前,工作人员李雅兰指尖轻点,辖区重点区域的图像画面、社情民意数据与应急事件处置进度便有序呈现。

李雅兰介绍,城运中心已为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监控进行智能化升级,对快速移动、肢体冲突等异常行为进行智能化识别预警。预警信息经指挥中心核实确认后,会第一时间推送至政法部门,确保突发情况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为城市安全构筑起智慧化防护网。

在信息收集端,路北区构建起“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线下,网格员通过“路北通”APP实时上报问题;线上,12345热线、问政唐山等多个渠道的诉求统一汇聚至城运平台,形成“一口接单、全网流转”的闭环模式。 李雅兰展示着平台界面:“每个案件从坐席员研判派单,到责任部门处置反馈,再到坐席员回访结案,全流程可追溯、可监督。”

数据显示,2024年城运中心受理案件26543件,同比减少49.49%,解决率达98.66%,群众满意率99.01%;2025年截至6月25日,受理量进一步下降,解决率和满意率明显提升。“案件量下降,解决率上升,说明我们的治理模式正在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任宇飞说。

这一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不仅体现在民生诉求的快速响应上,更反映在社会治安环境的持续优化中。

来自路北区委政法委的数据显示,2024年该区刑事立案同比下降22.3%,受理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5.5%。这种“双下降”趋势与城运中心案件量的锐减形成联动效应,清晰勾勒出“网上枫桥”模式的深层价值——通过数字化治理枢纽的精准运转,路北区正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防控”转变,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平安建设从“指标优化”迈向“质效跃升”。

闭环提效: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今年4月28日11时39分,路北区城运中心接到市12345热线下派案件:4月26日,消费者在路北区一宠物店购买犬只,次日犬只死亡,退款换犬诉求遭商家拒绝。

经研判,案件迅速派至路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钓鱼台分局工作人员于4月30日联系反映人和商家,并通过电话调解促成双方和解。从接单到处置反馈,全程仅耗时2天,高效的闭环管理赢得群众点赞。

“在时效把控上,路北区将市级规定的5天办结时限进一步压缩至3至4天,加急案件更是要求当天办结,以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任宇飞说,在日常工作中,路北区城运中心形成了一套高效协同的闭环机制——城运中心接件后,遵循属地原则优先派单至镇街处置,若遇复杂情况,即刻启动“一单多派”模式,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攻坚。针对部门间存在职能分歧的疑难案件,通过联席会议协商解决,仍存争议则提交主要领导批示,必要时由分管领导统筹调度。此外,创新实施双重回访制度,在市级结案回访基础上,提前进行自主回访,群众不满意即退回重新办理。

数据融合:打破“数据孤岛”构建智慧枢纽

“依托城运中心畅通网上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打造‘网上枫桥’,推动网上问题网上解决,是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路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长华表示,“网上枫桥”的基层治理目标在于实现“三个集合”:一是实现数据信息集合,整合人口、企业等分散数据,打破“数据孤岛”,构建跨部门“数据池”,推动群众办事“一网通办”;二是实现受理端口集合,整合公安等政务平台,建立“群众反映—中心响应—部门处置”机制,避免群众多头反馈、事件重复流转;三是实现矛盾风险集合,记录各类矛盾纠纷与风险隐患信息,全面呈现案件全流程,便于追溯根源、总结经验,精准分析群众矛盾焦点与基层治理堵点,为优化治理提供靶向指导。

在理念革新上,路北区委政法委打出一套“组合拳”:畅通网络渠道,让矛盾纠纷从线下转向线上化解;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以“路北通”APP为枢纽,网格员、治安志愿者等“网格+N”力量为触角,构建全域排查网络;构建大数据模型,通过分析婚恋家庭、邻里矛盾等领域纠纷,实现精准治理。

协同联动:政法委牵线织密共治网络

在协调多部门参与“网上枫桥”工作中,路北区委政法委不断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从“线下人海战术”向“线上精准治理”转型,打造一口进、多口干的协作配合模式。

郑长华介绍,路北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督导三大作用,不定期调度了解各单位工作情况,打破各部门间信息屏障,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同时组织协调各部门、各镇街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保障问题“有进有出”,形成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合力,妥善化解各领域矛盾纠纷,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此外,通过调研走访各部门、各镇街,了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际成效,通过后台调取数据、现场交流沟通等方式了解复杂纠纷的处理效果,提出相关建议,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推动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共同合作。为了让各项机制运行顺畅,路北区委政法委还采取了发挥联席会作用、明晰职责定位、发挥网上联调作用三项有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各自为战”到“握指成拳”,路北区正以数字化协同重塑基层治理生态。随着“网上枫桥”模式的深入推进,该区正逐步构建起以数据为纽带、以机制为保障、以效能为导向的现代化治理新格局,为中心城区社会治理提供可复制的“路北方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秦川机床跌1.94%,成交额2... 7月4日,秦川机床跌1.94%,成交额2.48亿元,换手率2.11%,总市值118.52亿元。异动分...
天山铝业跌0.68%,成交额2... 7月4日,天山铝业跌0.68%,成交额2.81亿元,换手率0.77%,总市值408.44亿元。异动分...
信隆健康跌1.03%,成交额9... 7月4日,信隆健康跌1.03%,成交额9764.39万元,换手率3.46%,总市值28.34亿元。异...
伟星股份跌2.44%,成交额1... 7月4日,伟星股份跌2.44%,成交额1.31亿元,换手率1.18%,总市值126.36亿元。异动分...
安凯客车跌0.87%,成交额1... 7月4日,安凯客车跌0.87%,成交额1.15亿元,换手率2.76%,总市值53.65亿元。异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