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重庆日报
7月3日,2025重庆首届民宿产业博览会暨第三届四面山民宿产业发展大会举行。作为重庆首个民宿产业博览会,本次活动不仅是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更是链接资源、推动合作的纽带。大会现场设立产业展区,集中呈现了特色民宿、运营机构及供应链企业的全产业链生态,充分展示了重庆民宿产业的多样性与创新力。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民宿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会议邀请了民宿知名品牌代表和平台代表,探讨如何通过品牌化运作、数字化赋能和市场细分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圆桌分享环节,嘉宾们就“当前形势下,民宿产业如何发展”展开对话,分享行业趋势、资本介入、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经验。重庆市民宿产业协会会长王顺海、青年职业学院教授龚娜分别从行业如何健康发展以及院校如何助力重庆民宿产业的发展进行发言。四面山镇党委书记潘明祥就该镇如何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体验”转型升级、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温泉”的全季旅游格局进行介绍。
会上,四面山“硒宿”品牌正式发布。该品牌聚焦“富硒+生态+康养”三大优势,以文旅融合为主线,打造具有地方标识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民宿品牌矩阵。江津区相关负责人围绕招商政策和产业规划进行了系统推介,多项金融支持与运营补贴政策助力优质项目集聚,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和价值提升。
产业项目落地是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也是实现资源整合、模式创新的重要路径。活动现场进行了8轮重点项目签约,涵盖康养度假、配套商业、娱乐体验、漂流项目、乡村民宿、亲子乐园、美食广场、银企合作等多个细分领域。
据悉,在市商务委的支持下,重庆市民宿产业协会组织开展了重庆“民宿分类与评定”评选工作。按照重庆市《民宿分类与评定》标准,经企业自愿申报并提供相关资料、专家审核评分,最终评选出“客栈民宿”3家、“特色民宿”6家、“精品民宿”10家。大会现场对获奖者进行授牌,标志着以全国首家市级民宿评定标准完成了民宿分类评定,为行业发展树立示范,也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参考。
(责任编辑:王婉莹)
下一篇:C909,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