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露洁 通讯员 徐鹏
“老韩,到你了!”7月3日上午10时,在志愿者的提醒下,韩刚拿着挂号单,走进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诊室。从协助挂号到诊前导医、诊中协助、诊后取药,身穿亮黄色马甲的志愿者始终在他身边,提供全流程陪诊服务。
当天,他通过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下单,“支付”了1个小时,预约了单次陪诊服务。平台志愿者张树兴“接单”,一早就等在了医院门口。张树兴过去是医院职工,退休后当起志愿者,对科室布局、就诊流程“门儿清”。会面后,张树兴确认了此次韩刚想要咨询的病症,随后便轻车熟路带他乘坐电梯,来到4楼内分泌科诊室等候就诊。
“空腹和餐后血糖数值都正常,保持得很好,如果担心餐后血糖上升过快,可以调整饮食结构,多运动,多吃绿色蔬菜。”诊室内,医生根据韩刚的糖尿病症状给出了食疗、健身等方面建议,开了对应的中药制剂。糖尿病专科护士也现场测量了血糖,通过耳穴埋豆中医护理辅助降糖。
韩刚是玄武区锁金村街道锁四社区的居民,上月刚过70周岁生日。2011年,韩刚退休后回到社区,闲不下来的他当起志愿者,利用自身维修方面的特长,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社区高龄老人家中有电灯泡更换、水电燃气维修、小家电维修等困难,热心的“韩师傅”总是第一时间上门帮忙。
2019年,南京市探索建立互助时间平台,韩刚报名成为第一批注册志愿者。截至目前,韩刚在互助时间平台上服务超130次、累计时长超115个小时。随着年龄渐长,韩刚也更重视身体健康,考虑到对就诊医院不熟悉,因此“提取”了服务时间,兑换了陪诊服务。
“过去都是我服务老人,今天也轮到我‘被服务’,”韩刚乐呵呵地说,“有志愿者陪着,我们看病也更加安心了!”
记者从玄武区民政局获悉,自2019年启动互助养老工作以来,玄武区构建“区—街—社”三级管理体系,实现社区服务点100%覆盖。截至目前,玄武区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累计注册老年服务对象超1.5万人,个人志愿者超6000人、团体志愿者19家,加快形成“老人有需求、平台有响应、志愿有行动”的互助养老良好生态。
今年6月,玄武区养老服务互助时间平台医养结合实践基地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聚焦老年群体健康需求,通过整合医疗专业资源,开展助医陪诊、技能培训、特色活动及“银龄行动”品牌打造等服务,着力破解老年人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养老服务温度与品质。
据悉,医院自有志愿服务团队目前已入驻平台,吸纳了鲍新建、张树兴等17名离退休医护人员。玄武区互助时间平台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例如安全护理、留置尿管的护理等需要专业医护资质的服务,可以由医院团队志愿者精准“接单”。同时,医院也面向有需求的高龄老人开放“绿色通道”,志愿者常态化在岗,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帮助,以医养资源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一篇:酒店出摊,不是屈身是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