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晓莉报道 7月3日,“云南数字化备灾及韧性社区建设计划——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启动会在昆明举行。该项目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支持,云南省慈善总会联合云南众益志愿者服务中心共同发起,通过数字化技术与韧性社区建设相结合,提升云南基层社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构建“科技+公益”的应急管理新模式。
所谓韧性社区,主要是指受到灾害冲击时,社区具有自我调适、及时应对的机能与结构。而基层社区作为防灾减灾第一线,面临着组织架构不完善、专业设备短缺、应急力量薄弱等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云南省积极响应,将基层应急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云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石冀红表示,新修订的慈善法增设应急慈善专章,为项目实施提供法律保障,而腾讯公益将数字科技与应急备灾结合,有力提升慈善力量参与应急治理的效能。
目前,该项目在昆明市、大理州、曲靖市、红河州4个州(市)的10个试点社区开展。启动会上,还为昆明市棕树营街道北区社区、六甲街道福报社区、莲华街道学府社区,大理市下关街道龙溪社区等社区举行试点社区授牌仪式。纳入“云南数字化备灾及韧性社区建设计划——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的社区,将搭建数字化应急平台,开发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小程序,涵盖志愿者注册、困境群体数据库、数字备灾库、志愿服务积分系统等功能,实现应急资源的精准调配与社区参与的数字化管理。每个试点社区招募15名至30名志愿者,组建应急志愿服务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形成“第一响应人”机制。此外,还将配置应急装备与物资,结合社区风险地图与避难场所设置,开展常态化防灾减灾教育,并在今后形成可复制的“云南模式”,通过试点探索总结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广,助力构建“政府主导、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
根据项目规划,2024年12月至2025年12月为实施阶段,将完成10支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10个社区数字备灾库落地,并开展超1万人次的应急培训。2026年3月将召开成果发布会,形成《云南省基层社区数字化备灾及韧性社区建设项目报告》,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石冀红介绍,通过数字化备灾与韧性社区建设,将推动云南基层社区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让每个社区都成为抵御灾害的坚强堡垒,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篇:禄劝2025年火把节即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