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进入暑期,亲子艺术活动不断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家长和孩子一同动手创作作品,在艺术活动中增进亲子关系。亲子艺术共创活动广受欢迎,但本该在艺术创作体验中担任主角的孩子们,却常常无法真正收获参与艺术创作、进行艺术表达的成就感。
家住滨海新区的沈慧有两个孩子,十余年来,她亲历了亲子艺术类活动的发展、变化。“大女儿小的时候,我想带她去体验陶艺课,当时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机构;随着时代发展,小女儿还没上学就已经‘玩’遍了漆扇、风筝、掐丝珐琅、压花标本等许多艺术共创活动。”沈慧说,活动越普及,门槛越降低,与之相伴而来的则是内容、流程同质化以及无法匹配不同家庭的教育需求等常见问题。
组织过多场亲子艺术共创活动的苏梦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共创’,需要家长和孩子协作、共同参与创作。从现阶段的实践成果来看,家长过度干预和不允许孩子出错的倾向,正在降低艺术活动的体验感和成效。”她曾经参与亲子瑜伽课,发现有的家长在参与过程中会明确告知孩子:“你可能会腿软,但要学会保护自己。”她说,艺术共创活动的主体是孩子,家长既要在旁指导、承托,也要鼓励、赞美孩子的每一步尝试。真正的艺术共创需要家长“退后一步”,放下焦虑,让孩子大胆试错、拥抱创造之美。
上一篇:解决方山道排水问题 还要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