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朱大海
像竹子一样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24年前,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龙池保护站站长朱大海第一次来到都江堰市,就被这里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
龙池保护站地理位置偏远,生活条件艰苦,长期没有电力和通讯,每年夏季和冬季,通往保护站的公路都会被洪水和冰雪阻断。但保护站处在大熊猫保护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区域,承担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监测、大熊猫野化放归等重要工作,必须长年驻守深山。从那时起,朱大海就下定决心,要扎根于此,当好大熊猫的“守护先锋”。
2018年底,人工圈养大熊猫“琴心”和“小核桃”在保护区放归。朱大海和同事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承担了各类准备工作,并在两只大熊猫放归后承担起跟踪监测的任务,除了无线电监测、GPS项圈数据下载及分析,朱大海还需要进行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采集、生存环境和主食竹调查、红外线相机监测等工作。
24年来,朱大海在保护区收集植物标本,建立了保护区植物标本室,标本信息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大平台,填补了区域数据空白,有效保护大熊猫栖息地,筑牢都江堰世界旅游目的地生态屏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带着对自然的热爱,对大山的眷恋,我还将继续像竹子一样扎根大山。”朱大海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
上一篇:成都市中小学明年寒暑假时间发布
下一篇:暴雨后的蓉城 烟火气一如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