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面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通过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治理、生活深度融合,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在城市全面落地的关键举措,也是城市面向未来构筑竞争新优势、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域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北京夯实数字经济之基,拓宽场景应用之实,织密数据安全之网,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未来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正在北京火热进行中。以场景化创新塑造全球数字经济应用标杆,为城市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未来发展提供的“北京方案”,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及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位国际嘉宾。“点数成金”背后,北京究竟做对了什么?
城市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新时期面向建设人民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等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通过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治理、生活深度融合,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在城市全面落地的关键举措,也是城市面向未来构筑竞争新优势、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域数字化转型能够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行全过程,整体性重塑智慧城市技术架构、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化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在城市全面落地。
全域数字化转型,北京夯实了数字经济之基。北京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是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是把握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关系的数字化转型。从实际出发,按照规律办事,不刻板模仿其他城市发展模式,而是因地制宜,把握本地资源禀赋,把数字经济的基础打牢,是北京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发动机”。凭借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数据资源,着力从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平台生态系统构建与高效制度供给四方面采取措施,有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发挥了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去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超2.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5%,为全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劲动力。
全域数字化转型,北京拓宽了场景应用之实。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在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突破的同时,也面临着新挑战。如何体现“场景牵引、以人为本”原则,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从而打造一批典型场景,形成一批可感可知的数字化应用成果,让城市全体居民的生产生活更便捷、更舒心、更安全,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成为亟待突破的卡点。
北京以数据流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全过程,不断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整体协同的做法令人眼前一亮。北京提出的政企数据融合共用的“数据专区”模式,规划建设了金融、位置等10余个专区,聚集了数据提供方、技术开发方、数据服务方、数据运营方、数据应用方、数据监管方等多类角色,政务和社会数据流通规模超3000亿条,在城市运行、交通治理、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等70余个典型场景形成了规模化应用,构筑了超大城市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的场景群。
全域数字化转型,北京织密了数据安全之网。数字技术在提供生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伴随着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各式各样的数据也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大量收集、存储和利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由此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严峻挑战。《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中专设数字安全章节,以地方立法形式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衔接。北京数字安全企业整体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全国一半。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与确保数据安全之间,北京找到了平衡点。
城市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综合载体。面向未来,北京将进一步推进产城深度融合,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以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安全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