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慰问贫困学生学校要控制“宣传欲”
创始人
2025-07-04 01:00:39
0

转自:千龙网

从尊重与保护未成年贫困学生隐私的角度出发,学校即便上门慰问,也不宜公开宣传。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福建莆田一小学发布的慰问贫困生宣传文章引发热议。有网友质疑,相关文章配发的现场图片显示,该名贫困生家中装修豪华,不像是条件困难的家庭。

对此,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学生确实是贫困生,只不过寄宿在亲戚家中,照片是在亲戚家里拍摄的。7月2日,涉事学校发表声明称,该生家庭系农村低保户,家庭收入主要靠其母亲务农维持。

现实中,同一学校的小学生大多会住在附近的街道、社区中,对当地有关部门来说,核查小学生家庭情况,难度不会太大。因此,对这一声明,不少网友表示认可。这名小学生即便有家境不错的亲戚,只要自己家实际情况符合政策规定,便没有问题。

此事真正应该反思的,是学校宣传慰问贫困生这件事本身。从尊重与保护未成年贫困学生隐私的角度出发,学校即便上门慰问,也不宜公开宣传。公开发布贫困学生接受慰问品的照片,涉嫌暴露贫困学生隐私,可能引发同学对贫困学生的嘲笑、网络欺凌等问题。

学校有关负责人上门慰问贫困学生,了解其家庭情况,这是值得肯定的;在慰问过程中拍照记录、为工作留痕,也无可厚非。但要进一步公开宣传,则需十分谨慎。毕竟,不少贫困生是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的,而且,还容易导致“高级黑”。

举行捐赠爱心服、帮困金仪式,拍照进行宣传,这些做法在以往颇为普遍,但近年来逐渐减少了。原因在于,这些帮困做法被质疑不尊重贫困生人格尊严、忽视受助学生的隐私保护,是让贫困生配合学校做帮困助学宣传。

近年来,我国不少大学选择用大数据排查学生消费情况,从而悄悄地给贫困生消费卡里打钱,就体现了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对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给予帮助,都是如此,何况帮困对象是小学生。

帮困助学是学校的工作之一,做好这一工作,需要的是爱心、细心和耐心,一切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出发,而不是从学校的工作业绩出发。学校在这方面不妨控制下宣传欲望,守住学生隐私底线。实际上,对于这类工作,学校即便不大肆宣传,受助的学生和家庭,也会记在心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避暑旅游路线,威海3家景区... 转自:威海发布日前,中国气象局发布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入选的山东省“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
高考志愿填报,信张雪峰还是信A... “七分考,三分报”,这句话道出了填报志愿环节对于高考而言的重要性。又一年高考放榜时,千万考生再次站在...
游戏股震荡拉升 巨人网络冲击涨... 转自:财联社【游戏股震荡拉升 巨人网络冲击涨停】财联社7月4日电,游戏股盘中震荡拉升,巨人网络冲击涨...
脖子上摸到包千万别大意!小心是... 摸自己脖子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发现脖子居然有包块,于是不免好奇和担忧,这个包块到底是什么?会不会是肿...
特朗普重大宣布!特朗普称最快或... (转自:今日金价行情)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当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