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7月3日晚,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星光璀璨、歌声嘹亮,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在这里开幕。
表演《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当晚的开幕式演出以“你好 赛努”序章启幕,主体篇章“敕勒长歌”“田野欢歌”“山河放歌”构成,演出既有沂蒙山小调、塔吉克族民歌《古丽碧塔》等经典老歌,也有侗族大歌《侗家歌唱新时代》、蒙古族民歌《春天》等新歌创作;既有左权开花调、汕尾渔歌、木洞山歌、森林号子等传统声乐项目,也有子位吹歌、复州双管乐、伽倻琴艺术等传统器乐类项目,展现出各族儿女交融共生、交流荟萃的文化盛宴。
演出还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营造出祖国壮美河山的沉浸式场景,展现敕勒川草原、阴山山脉等独特风光。在尾声“时代赞歌”篇章中,全体演员共同欢唱《爱我中华》,将气氛推向高潮。
齐唱《爱我中华》。
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原生天籁韵 民歌中华情”为主题,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5支传统音乐表演队伍参加,涵盖田歌、山歌、牧歌、渔歌、号子、小调、丝竹乐、鼓吹乐、打击乐等传统音乐类型,涉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2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个,参演人数近400人,年纪最大的85岁,最小的仅9岁。
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奏响悠扬旋律。
本次民歌节将持续至7月6日,期间还将举办集中展演、走基层惠民演出等活动,各地展演队伍将与内蒙古当地乌兰牧骑组成小分队,赴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开展6场集中展演、8场走基层惠民演出。同时还将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动线上互动,打造专属歌单精准推送,并结合多种活动推动文旅融合,全方位展现我国民歌等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
漫瀚调《天下黄河》。
节目《歌游内蒙古》。
镇巴民歌《薅秧歌》。
烟墩大鼓、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嘹歌表演《鼓韵嘹歌》。
潜江民歌《打花哪吔》。
合唱《谁不说俺家乡好》。
侗族大歌《侗家歌唱新时代》。
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
怒族民歌“哦得得”《儿歌》。
《黄河船工号子》。
乐清撞歌《对鸟》。
合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后续演出活动预览。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王丽红 韩晓宇
实习生 赵悦聃
新闻编辑:马嫣然